大海,於是這條小小的魚兒,便懷著一種莫名的惶恐,開始了對全然陌生的新世界的探索。
葉小天的適應能力無疑是很強的,這一路南去,他從謹小慎微、忐忑不安,很快就適應了旅行的氛圍,對於周圍不斷變化的環境也越來越習慣。
只是越往南去,人文習俗、方言口音與北方便越是大相徑庭。如果所經處是個窮鄉僻壤,很難找到會用官話交流的人,打聽道路時就尤其困難。
好在小天沿途頂多就是打尖住店,需要問路時找個大一些的店面或者村正保長一類的人物,囉嗦半天總還問的明白。
葉小天風餐露宿、省吃儉用的,兩個月後,終於趕到了他心目中的天涯----湖廣道靖州府。
離開北京城時他帶了五百文錢,此時囊中已只剩下二十多文。他帶的本就只有去程的路費,沒有回程的銀兩。此一去,可是有五百兩銀子的鉅款等著他拿呢,不是麼?
p:各位,小天跟你嘮嘮嗑。話說小天初出茅廬,自然要各位鄉親父老多多幫襯。新書發表,頭一週沒安排任何推薦,首頁宣傳也滯後了,那就更需要您的支援了。
不要嫌麻煩,請將本書“加入書架”收藏一下。點選章節正文時請先登入,如此才算您的點選。有些瀏覽器您點開網頁,就顯示您的暱稱,可此時未必是已登入,驗別的方法是請您先點一下“投推薦票”,如果能投票,就是已登入。如果彈出要你輸入密碼的小框,那就是沒登入,請填入密碼登入,再投票、點選,拜謝。
第06章 不得其門
靖州是湘西南通往貴州和廣西的交通要道,城西有一座飛山,以其“險、峻、奇、秀”而被譽為“楚南第一峰”,與之隔城對立的,又有一處“五老峰”,五峰並列,猶如五老。
靖州不但風華秀麗,景緻宜人,而且地處要道,商賈眾多,極其繁華。當地人因為時常接觸外鄉人,大明官話也大都會說,看起來頗有大城阜的味道。
只是葉小天來自京城,天子腳下的人不但眼界高,心氣兒也高,一路所見不管多大的城池在他眼中都是鄉下,住在這城裡的人自然也是鄉下人,大概只有蘇杭或金陵那等所在他才會正視。
因為這種心態,進了靖州城葉小天也是坦然自然,毫不怯生。迎面看見一位白髮老翁,牽著髮梳雙角丫的小孫女蹣跚而行,葉小天馬上唱個肥喏,開口問道:“老人家可知靖州楊府所在?呵呵,楊家主人楊霖在京為官的,想必老人家定然知道他的府邸。”
老人:“#%¥%&&*&&…………”
葉小天道:“呃……老人家可會說官話?”
老人搖搖頭,顯然是個會聽不會說的,葉小天苦笑敗退,又攔住一位書生,拱手道:“啊!這位先生,請教靖州楊府在什麼地方?楊家主人是在京為官的,姓楊名霖……”
“呸!”
本來笑吟吟還禮的書生陡然變色,無比厭棄地呸了口唾沫,揚長而去。葉小天搖頭嘆道:“真是在家千日好,出門萬事難。靖州的父老鄉親太不友好了!”
葉小天硬著頭皮四處打聽半晌,總算問清楊府所在,漸漸尋到一條僻靜的長巷。楊府佔地甚廣,足足有半條巷子,一進巷口就是一座牌坊,行至楊府門前時,但見朱漆大門,紅銅吞口,青磚漫地,白石為階,甚是氣派。
在那大門左右還有一對雄獅守門,石獅左右又各立拴馬樁六根,每根拴馬樁都是用渾然一體的漢白玉雕成的,頂端上刻著石猴,取其吉意“馬上封侯”。
此刻,那十二根拴馬樁上都拴著馬匹,牆根下還停著許多車輛,似乎有許多人造訪楊府。
葉小天看著恢宏氣派的楊府大門,站住腳步,一時心潮澎湃:歷盡千辛萬險,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了西天……啊不,楊府了啊。
葉小天在京城時曾聽說書先生講過《西遊釋厄傳》,他此刻的心情就恰如那故事裡頭去西天取經的唐三藏,有種終於求得真經、苦盡甘來的喜悅!
葉小天興致勃勃地正要上前叩門,楊府大門便轟隆一聲開啟了,一個鳥人張開雙臂騰雲駕霧地從裡邊飛了出來,砰地一聲落在他的腳前,嚇得葉小天急忙抬腳,免得被那人嘴裡噴來的血髒了他的鞋子。
一個青衣小帽的削瘦家丁從楊府裡搖搖擺擺地走出來,雙手一叉那細豆芽似的腰桿兒,在石階上站定,後邊隨即跟出四個膀大腰圓的家奴,人人手提哨棒。
那削瘦的家丁晃了晃頭上歪歪斜斜的帽子,喝罵道:“你小子打秋風也不看看地方,我們楊家是那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