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2部分

你們真的覺得沒問題嗎?”

“陶先生,您指的是哪一方面的問題。”說話的姓呂,是一位國家級的專家,行內人稱呂閣老。之所以有這稱呼,是因為他有兩個師兄弟,一個姓謝,一個姓孫,明代有“餘姚三閣老”,就是他們老家餘姚的。

所以開始被人戲稱三閣老,叫著叫著,就這麼叫了十幾年。

他不明白陶慶為為什麼又問瓶子的事情,不是已經決定競拍了嗎?他說,“當時,行內出照片開始,大家就都趨向於看真。”

“雖然現在看,和故宮的那一件……嗯不大一樣,但也應該是異曲同工。”旁邊的藝術品經濟也說,“這件東西最大的價值在於,它證明了故宮的那一件不再是孤品。”

陶慶為還是沒有說話,這些年,他覺得最有用的一招,就是自己不說話,這些人揣摩不透,就會一直說一直說。

“陶先生是什麼地方覺得不放心?”果然,另一位專家立刻開始腦補,解釋道:“如果擔心是贗品,那大可不必!要知道這麼複雜的燒造工藝,那可不是隨便複製的。”

藝術品經紀說:“這個大瓶的紋飾,表面上看,和故宮的不一樣,但並不是用料工藝的區別,相反,我們反倒覺得這紋飾,和故宮的那一件有相互輝映之意。”

陶慶為沉默不語,他只是忽然想到自己對兒子說的話,這些專家跟著自己,何嘗不也是為了利益驅使,因為如果自己的拍品成交,也要按照規矩給他們佣金。

從這個角度講,他們當然希望自己拍下這個東西。

曾經他的生意都很順手,倒手也很快,所以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因為東西拍回去,隔上幾個月,總會用更高的價拍出去,他覺得有錢大家掙,他是一個慷慨的老闆!但這次,卻因為南音的話,他不免要多想想。——那丫頭的眼學還是不錯的。

想到這裡,他說道,“按照你們的意思,這件,是為了乾隆貼合自己十全老人的稱號,特別炫技讓別人燒的,那他不應該燒製很多,最多應該燒一對!——可既然是一對,為什麼兩個瓶子的高度會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