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1部分

如有什麼不妥當再來回報。”

張三應下就去了。

李佑上了大轎,跟著秦員外轎子朝福新巷而去。

到了秦家門外下轎後,李佑沒有著急進去,卻立定在那兒盯著對面門口觀看。只見那家宅門不寬,但卻刷成了代表官宦人家的硃色,和左右均不相同,醒目的很,還有轎廂門房等配建。李佑心裡暗道,這間宅子怕就是老岳父的嫁妝,看來整治的差不多了。

秦員外十分不解,請了兩次李佑都沒有動,又等了會兒便出聲詢問道:“大人何意?”

李佑笑笑進了秦家。

廳內擺設些蘭草,四壁懸掛字畫,十分素雅。李佑落座後便漫不經意道:“近日我家裡欲開一絲織工場,你看如何?望指教一二。”

秦員外以為李佑找他是要問些書坊的事情,也算是半個文化話題,沒想到直接就問起了絲織工場。還是答道:“我秦家主業書坊,絲織場子僅有十張花機,雖然在下不甚上心,但也曉得最近生意艱難,一直靠著書坊所得補貼進去。”

李佑問道:“我也聽說生絲匱乏,以為不開工最多無進賬,怎麼會賠錢?”

秦員外苦笑說:“以大人身份也對這經營有興趣嗎?俗話講,一熟頂十生,即便不開工,也要每日付薪留下用慣的熟工,不然他轉投別人後損失更大。何況還有些買家提前定貨的,完不成便要賠償。譬如那嚴老爺家聽說要做海上的買賣,拿出大本錢在本縣數十家機戶共定了一萬匹各色綢緞。我家上月也接了二百匹,約於八月交貨,本是無問題,誰知最近生絲斷了,眼看日期到了還沒有完成,說不得要反賠上定金錢了。”

嚴老爺?嚴舉人家?對於這個大家業的仇家,李佑雖然暫時難以正面對付,還是仔細調查過的,他家是個田連阡陌的大地主,很傳統的富戶,每年安心收租子也有幾千兩的收入,現在居然改了心思拿鉅款去作買賣?即便前期支付的定金也有三五千兩罷。

李佑假意出主意說:“聽說是到處生絲緊缺,又有府城人在西水鎮裡霸市包攬生絲,你等如何沒有動作?或可以向官府求救。”

“按往常慣例會有本行幾個大戶聯合出面主持公道,我等小機戶無錢無勢頂什麼用,且安心等待結果罷。我家還有書坊獲利去補貼絲織場,想必能勉力維持等待行情好轉。若是其他小戶拿了訂單完不成的,均算每張機一個月不開工便要賠上十幾兩,怕是難熬得緊。那些大戶倒是財力雄厚的,一時半載也能撐的住。”

從秦員外的話中李佑便注意到,這大戶和小戶不見得是一回事,以前總是把絲織業當成一個整體看待是陷入了思維誤區,實際上絲織業內部並非鐵板一塊。

可憐小機戶們一團散沙,還期盼著有勢力的同行大戶出面主持公道,卻不知道黃婆神廟的姚廟祝秘密送了五千兩銀子給官府,要徹底斷掉他們的生路!

五千兩銀子,這樣的財力只有大機戶拿得出來,或許還得加上嚴老爺家。不然哪能巧合到嚴家忽然抽了風去搞海外貿易,如此看來上個月大規模給各家機戶下訂單也是釣魚了。

李佑心裡默默分析到這裡,整件事情便呼之欲出――本縣有幾家大機戶,聯合大地主嚴家,拼著自己賠錢也要整垮小機戶。然後很簡單,趁機低價併購小機戶們的稀缺熟練工和織機,做大自己的產業。

姚廟祝敢送五千兩給陳知縣,果然這裡面的利益遠不止五千啊。據李佑當小吏閒得無聊翻看縣裡籍冊時,對縣裡一些資料還是有點印象。本縣零散小機戶們加起來草略估計要有近千張織機和一千五百左右的熟練工。生絲充足情況下,年利潤三四萬兩不成問題。

恐怕那些不靈通的小機戶到死都以為是府城惡霸搶購生絲,而本地官府不作為導致破產的吧。這其實稱得上是沒有公開的陽謀,大魚們依仗雄厚財力拼著賠上萬把兩銀子鉅款,進行吃小魚的遊戲,小魚即便覺察到了,又能如何反抗?

想透徹了前因後果,李佑心情有些興奮起來,不經意間發現了有這樣一個大蛋糕擺到自己眼前,雖然是別人做的,但不去吃一口豈不可惜?

本次事情和上次海塘石料事件不一樣。那次是侵吞鉅額公產,又涉及了不知道多少高官顯貴,隱隱約約之間水深的看不透,牽連進去的話,風險大到可能會抄家殺頭的地步,他哪裡玩得起。

這回不過是縣裡幾個有錢人推動的商業遊戲,他們還有求到自己的地方呢。即便投機失敗了也不會有什麼災難性的後果,風險低收益高,可謂是成則欣然,敗也無謂。他自己身份也不一樣了,李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