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停了職,說是同歸於盡也不為過,但真正算得上雖平猶榮。
一時間李佑名聲大噪於京師官場,人人皆知內廷中有個拼掉宰輔的七品猛士,尤其這個宰輔還是四名在閣大學士中排位最高的文華殿大學士。
但人怕出名豬怕壯,二十三日這一天,便有十一封奏章彈劾李佑。另一邊袁閣老待遇還是比李舍人高,有十四封奏章彈劾他。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李佑和袁閣老大庭廣眾下互相潑髒水揭老底,給風聞言事的科道官們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聽到這麼多不良事蹟,不彈劾對不起自己的職業,不彈劾就是失職。
起先李佑並不知道這事,一整天在家悶頭大睡不理外事,補足了這幾日缺的覺。晚上又去請朱部郎喝酒,欲探一探宮中風聲。
地點還是在那掛滿了李才子大作的小驥先生酒家,比上次來又增添了大樹詩一首。
入了座朱部郎便直言不諱道:“你這脾性應當改一改,廟堂之上行事怎可如此不羈?在朝廷擺名士大模樣的,沒有誰善始善終,我不想看你落個淒涼下場!”
李佑很無語。他感到昨日殿中,自己的言行有損形象,此時本打算先解釋一番,修補修補形象。
卻不料朱放鶴先生已經主動腦補出了託辭,將他這撒潑打滾看成了名士狂放…為什麼說人際交往第一印象很重要,什麼叫先入為主,這便是典型例子。
也好,省了口水,李佑忙道:“受教受教。”
又聽朱部郎告誡道:“你不曉得今日很多人彈劾你?當心為好。”
李佑對此確實意外,他雖然認得幾個御史,也被陳巡道罰過。但沒有正經直面過整個監察體系,卻不想今天自己也成了群起而攻的靶子。
李大人第一感覺居然是受寵若驚,沒點名氣是不會受到這種一擁而上的待遇,御史、給事中們也圖名聲啊。
這種風吹草動的彈劾,單純說它重要或者不重要都不準確,關鍵在於看上頭覺得重要不重要了。李佑便試探道:“慈聖宮到底如何想的?我原以為區區小事只會訓誡、罰俸,卻賜了一個停職待勘,也沒有提到限期。才到任兩日半便停職,太令我傷心不解了。”
朱部郎嗤聲道:“你還傷心不解?那袁閣老堂堂宰輔之身,卻與你一起停了職,豈不該投繯自盡了?”
又道:“聖母壽辰將至,欲齋戒靜修三日,不見外臣,不看章本。你要問我,我也不清楚她的心意。”
李佑無奈道:“今天這頓酒,算是白請了。”
然而朱部郎卻還有話要問李佑,“長公主素來內嚴外寬,愛做善待外臣、禮賢下士的姿態。昨日為何公然對你咄咄逼人?你敢與大學士當廷抗辯,卻又對千歲畏懼怯弱,這都令我我百思不得其解。”
李佑編了些理由,“在下想給兒孫輩掙個親衛勳官,有求於千歲。再者,千歲或許想要這分票中書職位。”
朱部郎恍然悟道:“分票之權,其實該為君上所有。如今操於人臣,誰不想得之,便如吏部之選權,為內外爭奪甚烈。千歲對此耿耿於懷,倒也不出奇。”
話說到這裡,李佑便吐出了心中存疑許久問題,也是很犯忌諱的疑問。“千歲殿下一介女流之輩,不相夫教子安居度日,拋頭露面操權弄柄意欲何為?先帝為何如此抬舉她?本朝歷代從未見過這般的,她能得到什麼?”
朱部郎沉默片刻,將侍從都打發遠遠的,低聲說道:“我也是聽得宮中幾句傳聞。當年老皇爺龍體不豫,今上年方沖齡。老皇爺自覺不長久,憂慮身後有主弱臣強、主少母壯之事,見長公主秉性剛強明斷,便託付她看顧今上,千歲敢不盡力乎?別說宮中事務,先皇未去之時,朝中就有一批由千歲保舉升官以為根基的,雖然人數不多。”
放鶴先生說的不詳細,但李佑可以據此猜出很多內情。
八成這先皇比較多疑,對身後事想的複雜一些。既擔心權臣尾大不掉欺凌孤兒寡母;又擔心皇后聽政心裡不向著朱家,畢竟她是女流外姓;而且更不敢讓同姓宗藩輔佐兒子。
所以這先皇就只好讓最親近信任的自家女兒出頭佐助保護小天子,同時給她各種便利。在大明體制下,一個公主再怎麼折騰也不可能有挾制天子、篡朝聽政之類的變故,又是姓朱的,比較使先皇他老人家放心。
帝王家之事真是…李佑搖頭嘆息。他一直以為是長公主爭權奪利,現在看來都是替當皇帝的弟弟操心啊。
次日,李佑去都察院拜訪趙總憲。那些御史彈章總是個問題,請左都御史幫忙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