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5部分

的事情和報紙上所寫的天差地別,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更可怕的是。似乎周圍大多數人卻都相信報紙。

高員外默默地放下報紙,心裡將李佑的可結交指數又上調回來…

李佑今日去了文宣院衙門裡,才坐定了便見惠昌銀號戴掌櫃來訪。自從官復原之後,李佑為避嫌就不便去銀號了,所以有事情都是戴掌櫃來找李佑稟報。

“近期前來問詢者甚眾,而且來本號櫃上存銀的也增加不少。”

李佑笑道:“這是好事情。本官去年就吩咐過,招用一批可靠同鄉備用,如何了?”

“共計招來十人,都有擔保。目前只在店中熟悉,不知有何大用?”戴掌櫃答道。

李佑沒有明示。只道:“過得幾日,你就知道了,都有用處。你且抓緊功夫,與我那二房老泰山商議好密押等事項,務必不可出差錯。”

戴掌櫃答應下來。這時卻又有別人來拜訪李佑,他便先告辭了。這後面來的卻是江西道掌道御史董若水,是李佑朋黨之一。

“今日是什麼風把董兄吹來了?”李佑將董御史請進來後問道。

董若水苦笑幾聲,“我這是受人之託,來當個說客了。”

李佑疑惑道:“此話怎講?你我又何須如此。”

“我乃晉人也。”董御史只說了六個字,李佑就大概明白他的來意了。八成和那些西商有關係。起先讓呂老員外接觸自己,出了“意外”,這次又換了人選麼?

李佑猜測的不錯,呂老員外辜負眾望後,西商在會館商議過後,決定還是請託官員來與李佑接觸探底。

這個人選不好找,既要與西商關係密切,又要和李佑相熟。本來西商的最大靠山彭閣老是最佳人選,但彭閣老與李佑的仇隙路人皆知,所以不得不另覓人選。最後只有這出自山西的董御史各方面條件最合適。

說起來也奇葩,董御史出自山西,卻與彭閣老關係不恰,最後投在許次輔門下,與李佑結成朋黨。數遍朝中,還真找不出第二個如此合適的人選。

“那惠昌銀號其實是你在操持罷?”

如果是別人發問,李佑打個哈哈就否認了,絕不肯公開承認的,但在董御史面前這樣做就見外了,於是含糊道:“只是去年罷官後接手了幾日。”

“聽說你暗地裡推行異地匯兌的事情,有人想問問你,有沒有可能合作?本錢不是問題。”

李佑婉拒道:“董兄也關注此事麼?惠昌銀號已經吸收了二三十萬銀子,還有鹽商程家協助;在揚州,金員外可以拿出同樣數目,不夠還有鹽業公會支援;漢口高員外也可如此。這些銀子應付一下普通週轉也足夠了,之後可以慢慢發展。

況且我與金員外是一家人,高員外與金員外是從小莫逆之交兼同鄉,彼此之間很是互信,不需求另尋合作。”

董御史勸道:“異地匯兌是新事,百姓還有顧慮,推行只怕很艱難。多找幾個合夥,可以分擔一些風險。”

李佑胸有成竹的答:“董兄勿慮也,我早有計較。與戶部那邊說通了,今年兩淮鹽課部分銀兩試行匯兌方式,那邊開票,到京兌現。有了官府帶頭,百姓的顧慮自然也就消失,並會有樣學樣,帶動此項生意增長。”

董若水心裡也不得不讚嘆,的確是很有效的方法,更別說李佑手握兩種報紙,稍加鼓吹就足以能促進匯兌業務膨脹,此事確實有前途。

他想了想,坦白道:“為兄我也不藏著了,就是京師西商託我前來,他們也看得出來異地匯兌生意前景廣闊的很。南北之間是最主要的銀兩流動路徑,怎奈西商在南方缺乏可靠勢力,故而一直沒有著手此事。

如今你若能開闢可靠南方據點,便是西商所有沒有的,故而向你尋求合作,不知你有意否?我們這西商財力極厚,如果能幫上你,那就是如虎添翼,一口氣將這項生意做大,不必承擔風險慢慢成長。”

“多謝董兄傳話,暫時不必。”李佑不假思索的一口回絕了,彷彿對西商很藐視。

董若水見勸不成,也就不白費力氣了,起身走人。“我只管傳話,但賢弟小心為妙。這次他們說不得要聯手,畢竟你這個生意前景太大了,大到足以衝擊他們的錢鋪銀莊等。”

李佑不以為意,“那我就等著。”(未完待續)

六百四十一章 銀錢業小地震

送走前來為西商說情的董御史,李佑又低頭沉思片刻。

在他看來,想將銀號事業快速做大,能與西商合夥是個不錯的思路,董御史所言倒不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