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手(事實上也做到了…)。
故而自從李中書全面掌管相關事務、聲勢急劇膨脹以來,太后有諭旨jiāo給內閣辦理時,一直由他先行領旨,再jiāo與大學士。不過錢太后執政風格比較清靜,主要以批答呈進奏摺為主,主動下詔辦事時候不多。
之前名義上可以掌管內閣事務的首輔不在閣,自然沒人和李中書搶,到了今日李佑還是習慣xì;ng的去領旨。再說他方才一直在陛前奏事,尚未回到班列中,順便領旨也方便。結果出現了六品中書與從一品首輔相隔數尺,各自領旨的囧狀。
歸根結底還是李中書在朝時間短,實在沒親眼見過張首輔獨攬朝綱的威風年代,心裡也就沒有太過於在意,下意識只當了一個加強版彭閣老,這時居然疏忽了。
搞明白了情況,老首輔好似被侵入地盤的暴怒雄獅,忍住氣血翻湧,險些失態,提起全身氣力厲聲呵斥道:“何方小輩,膽敢君前失儀滾下去停職自省”
如果是一個普通的內閣辦事中書舍人,內閣首輔當然有權力處置,事實上按慣例中書舍人的升遷罷黜基本都cà;o之於大學士手裡。但李中書顯然是最不普通的那一個,首輔憤怒之下的處置能不能執行真要打個問號。
好漢不吃眼前虧…面對盛怒的首輔,萬一太后毫不講理的參與進來處置他就麻煩了。李佑迅速拱拱手錶達歉意,“下官失禮,如今奏事已畢,請老大人繼續。補大學士缺位關係朝政大計,亦為至關要緊之事,尚須老大人主持。”
丟下這句話,李佑抱頭鼠竄般的以最快速度隱身回到人群中。
眾人再次沒想到,補大學士缺位之事轉了一圈,卻再次被李中書主動提出來了…
這明明是老首輔與太后聯手要做的事情,李中書之前冒死提出天子大婚就是為了在今天壓制住這個議題,可謂緩兵之計。怎的他現在又出來諫言緩議大婚,先議大學士缺位之事?也太反覆無常了罷。
李大人每每發言都出乎意料,每每使人感到飄忽不定。只有為數不多的人雖然事先預料不到,倒是可以緊跟得上李大人的神奇思路…
老首輔感到自己又一次喪失了主動權,同時也感到人心悄然起了變化。
在不久之前,對方那邊不過是被慈聖皇太后拋棄的可憐人,權力鬥爭中,可憐是沒有用的。但現在不知不覺搖身一變,籠罩上了天子光環,成了公開擁立天子的一方…
嚴格來說,雖然朝中有從龍心思的不少,但一直沒有公開形成帝黨。長公主千歲的一批人也沒有打出天子旗號,與其說是帝黨,不如說是公主黨。
畢竟當前局面是太后秉政多年,若明目張膽擁立還不知道什麼成sè;的少年天子,刺ji到太后的短期風險太大。分量不足的人去投機更是找死,譬如去年那六監生。
但天子親政絕對是大勢所趨,nv主臨朝豈是大明長久之計?只是眾人不知道這個趨勢的發展節點和變化契機在哪裡而已,選擇錯了可能就要倒黴,沒有萬全把握之前,所以眾人乾脆就一直裝糊塗不選擇了。
今日朝局好像有點變化了…兩個大學士和吏部天官、左都御史這樣的頂級權臣一起站出來奏請天子大婚,還有禮部尚書這個士林領袖最後的附和(總導演李大人在這裡被無視了)。
幾乎就是朝廷權柄的半壁江山,不是六監生那樣無自知之明的蠢貨,分量重到了太后也無法斷然處置的地步。而且他們在名頭上佔據了大義,大明天子畢竟是皇帝而不是太后。
一代新人換舊人,莫非新陳代謝的契機就要到來了?很多人心情複雜的反覆考量事態,最疏懶的人也要開動腦子不停思慮,這個關頭一出錯就可以回家賣紅薯了。
都是那個首次謀面的小子所賜啊,張首輔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次捫心自問,難道自己真的老了,居然始終被ru臭未乾的小兒牽著鼻子走?
不'(m)無彈窗閱讀'
二百八十章 三步曲
武英殿裡重新安靜了下來,又到了首輔表態時間。宰相首輔既然站在了殿中,關鍵時刻就必須發言,想裝聾作啞或者如同李中書那樣縮回人群都不可能。何況補上大學士缺位的議題還是他先提出來的。
連同太后在內眾人都以為老首輔會擱置自己的議題,押後再論。'shuhaige。'
情況很明顯,經過李中書這批不是黑馬的黑馬三番兩次出頭攪局,如今事態開始朝著不利方向發展,並不如開始那般有把握。
雖然鹿死誰手尚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