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錯,那可就麻煩了,畢竟這次要建立的學院,可是有史以來都沒有出現過的,包含了各種門類的技藝在裡面的綜合性的學院,是一個新型的教育模式。
看到所有的事情都做完備了,王珂才向著房玄齡和杜如晦拱手道:“兩位伯父,如果沒有什麼別的事情,現在我們就想去向皇上稟明此事吧,最後的事情還是由皇上來定奪才好。”
兩個老不死的同時點點頭,站起身來,向著問外走去,王珂連忙拿起奏摺,跟在兩人的後面來到李二同志的御書房裡。
( )
第三二三章 差得遠
見到房玄齡和杜如晦帶著王珂進來,李二同志就知道這三人是為什麼而來的,也不說話,指指下面的椅子讓三人坐下來,示意自己先把手裡的奏摺給處理完再說事情。
三人對於李二同志的指示當然只能是聽從,都默默的坐了下來,王珂還是習慣性的做到了軍方自己的座位上,惹得兩個老不死的向他投來不解的神情。
在這兩人看來,現在王珂可不是軍隊裡的人了,這座位也應該搬到自己這邊來的,現在王珂很自然的就坐到他們的對面去,儼然還是把自己當做軍隊裡的一員,這對於他們來說還是有些心裡想不過來的。
王珂倒是沒有注意到兩個老不死的眼神,他現在已經在考慮一會怎麼向著李二同志闡述自己的觀點,才能讓李二同志站到自己的這一邊來,認同自己的想法,最後決定的時候,能按照自己的意願開展學院的組建工作。
等到李二同志放下手裡的奏摺,房玄齡趕緊的把寫好的條陳遞了上去,待李二同志接過去以後,自己趕緊的坐了下來,眼睛也不敢看李二同志一眼,自己只是埋著頭,雙眼一直看著地面上。
王珂一看這樣子,就知道房玄齡他們雖然已經學會了自己這招矛盾上繳,但這心裡還是有些忐忑不安的,他們總是怕李二同志明白了他們的想法,要責怪他們,讓他們的臉面過去的。
李二同志仔細的把條陳給看了一遍,隨手丟在御案上,向後一靠說道:“怎麼回事?怎麼還有這樣大的分歧,到底是什麼原因,房卿且說來讓朕聽聽。”
其實條陳上杜如晦已經寫得很清楚了,李二同志這話還真的讓三個人不知道李二同志是什麼意思,難道是李二同志看不懂嗎?
這應該是不可能的呀,要說由王珂來寫,滿篇的大白話也許李二同志看起來不習慣,還有可能有的地方不太明白,可是現在是杜如晦起草的,他對於李二同志的閱讀習慣可是知之甚詳,李二同志不可能看不懂的,現在這剩下的可能性就只有一個,李二同志是不願意光看條陳,想要聽他們再說說他們自己的意見呢。
房玄齡被李二同志點到名,倒也沒有什麼想法,這事本來李二同志就是叫他負責的,現在要讓他先說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房玄齡站起身來,也不用想,就把自己和杜如晦的想法給說了出來,中間也間雜著把王珂的主張給說了一遍,說完以後轉頭看了王珂一眼才又說道:“至於小王大人的想法,還是讓小王大人來說說吧,臣雖然知道,但總沒有小王大人自己說得清楚。”
王珂也不等李二同志開口,就直接站了起來,向著李二同志就“噼噼啪啪”的說了一氣,不過這個時候王珂可是注意了一下自己的語氣和言辭了,畢竟和李二同志說話可不比和兩個老不死說話的時候,要是有什麼地方讓李二同志聽著不舒服了,那鬧不好自己可就有得受的了,這個時候王珂還是要注意一點才是的。
聽完王珂的話,李二同志和房玄齡他們一樣,也都沉默了,在李二同志的心目中,他還是有著和房玄齡他們同樣的想法,畢竟它們都是同一個時代的人,思維方式也有這共通的地方,只不過李二同志考慮的要比房玄齡他們多得多,房玄齡他們只想到讀書人的感受,而李二同志要考慮的是如何讓自家的江山更加的穩固,如何能夠更加的強大。
對於人才,李二同志是不會嫌多的,哪怕就是一個在他們眼裡最低賤的商賈之人,只要能對他李家的天下有好處,也是一樣可以接受的。
只是在李二同志的內心深處,傳統的“士者至上”的觀念還是根深蒂固的存在,不管怎麼說,李二同志還是想要注意一下這些讀書人的感受的。
李二同志思緒良久,才抬起頭來望向王珂問道:“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嗎?”
李二同志的話一出口,王珂就知道李二同志心裡有些許的猶豫,李二同志現在是既想保持讀書人的顏面,又不想讓王珂這樣的“先進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