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公里,中間有峽谷相隔。”孫立人隱約明白了,立刻回答。
“那麼從我們這裡到科克舍套呢?”
“310公里,要先擊潰烏克蘭第二集團軍,還有大約3個裝甲旅,和五到六個騎兵師。即使我們速度再快,也需要至少兩天兩夜才能衝到科克舍套。有這個時間,蘇軍完全可以在這裡佈下一定防禦。因為有一百多公里的峽谷阻擋,所以如果突出部的蘇軍主動後撤,支援科克舍套,我們無法快速切斷。這樣,他們就可以向科克舍套運動,與盧金部,對我們形成前後夾擊的態勢。”孫立人的眼睛越來越亮,一下子看透了全部情況。
劉明詔滿意的點點頭,卻不說答案,反而回憶起歐戰:“我躲在歐洲西線塹壕裡時,總在想,怎麼會打成這樣呢?為什麼會形成僵持呢?”
“因為當時缺乏坦克和飛機這種突擊力量。”一名瘦瘦的軍官站了起來,還擠開同僚衝到前面,看得出也是個急脾氣。
“你叫什麼名字?”劉明詔看著他,讓軍官有些忐忑,連忙敬禮:“報告參謀長,我叫王文善,是第66機步師師長。”“王文善,不錯,說中了部分。當時的情況,技術力量無法保證部隊快速運動,就不能切斷敵人的補給和後勤,使得戰線只能平行佈置,從而陷入殘酷的塹壕僵持戰!而我們現在的麻煩,剛才孫師長已經說了。大峽谷的存在。讓我們無法從中間切斷南面四個蘇聯集團軍的行軍路線。一旦他們主動後撤,我們就是能看著。所以,我才讓你們等。”
“可是,要等到什麼時候呢?”楊遇春心急道。
“等到。。。。。。等到他們突破防線!”劉明詔用力一折枯枝,聲音清脆。
宋子清怕大家還不明白,再次說道:“斯大林已經沉不住氣,所以只要蘇軍突破伊爾吉茲突出部,肯定會要求四個集團軍全速向縱深穿插!當他們向東深入時,卻發現我們突然從這裡出發向科克舍套突擊,你們說。會出現什麼情況?”
都是師團級軍官,自然清楚當一支筋疲力竭,已經快到極限的部隊,突然間打通防線後,會多麼高興激動。無論是誰,恐怕都會急不可耐的向縱深穿插,以求在休整前獲得更大戰略優勢。所以部隊的陣型、心思、打法和裝備等等,都會處於完全進攻狀態。如果這時突然發現後方失守,必定會陷入從進攻轉入撤退的大混亂中!付出多大代價先撇開不說。光是那些重灌備,就不得不全部扔掉!以防被對手快速反擊成為累贅。想到這些,眾人看向劉明詔的目光已經不能用敬佩形容了,而是一種敬畏。深深地敬畏!他不僅要讓伊爾吉茲成為讓蘇軍不得不一腳陷進去的大坑,還要在他們完成突破後,把另一隻腳也拖進去!
“參謀長,部長。我還有個問題。既然早準備利用突出部拖住四個集團軍,完成對科克舍套的側翼包圍,那為什麼不打一打。然後就主動放開呢?”詢問的是龔楚,相比孫立人等,他顯然更穩重。劉明詔抬起頭,面色慢慢嚴肅:“四個集團軍,超過55萬部隊,如果完好無損的讓他們進來,誰能保證不出意外呢?而且不在這裡把敵人消耗得筋疲力竭,他們又怎麼會有突破後的狂喜,怎麼會放心大膽深入呢?”
“那杜子山將軍豈不是很危險?蘇軍一旦深入,又該怎麼擋呢?”孫立人揪心道。
“很簡單。。。。。。。”劉明詔慢慢站了起來,整理好軍裝向外走去。一直走到門口,才停下腳步解開答案:“因為我命令他,兩個軍的預備隊,一個兵,都不準派上去!”這句話,讓軍官們全都瞪大了眼睛。預備隊兩個軍沒動,就意味著,杜子山將軍打到現在,是硬生生靠兩個軍擋住了蘇軍整整四個集團軍23天的狂攻!當然,他們更知道,第16軍和33軍的將士,恐怕十之**都要折損在突出部。
“做最後準備吧。”宋子清也長嘆一聲:“我們剛才已經收到訊息。。。。。。突出部最關鍵的412高地,已經中斷聯絡3個小時。所以參謀長剛才已經下令杜將軍從一線撤退!”
=====
“司令!讓預備隊上去吧!”伊爾吉茲的指揮所內,已經五十多歲的第16軍的副軍長扶著門框,滿面是血,哭泣著哀求讓預備隊上去。“求求您了!給我們16軍留下一點種子吧!再打下去,兄弟們都要死絕了。。。。。。司令!”悲慼的聲音,讓所有軍官都忍不住低下頭,幾名預備隊的師長更是挽起袖子,眼睛紅紅就等下令。
站在他對面,短短三週,兩鬢已經見不到黑髮的杜子山同樣紅著眼睛,心都在顫抖。他何嘗不想把預備隊調上去,何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