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雨辰把大陽作為京城不是怎麼妥當。大凡京城是國家命要所在,一定要有所屏障,不能一馬平川。
前世的北京之所以是首都,不僅僅是文化的沉澱,也還因為有雁蕩山脈的護衛。而大陽真正的平原,易攻難守,是作為京城的大忌。反倒是偏遠的淮陽、崇陽還有三不管的琛陽適合作為京城。
淮陽靠近南面,有藥王谷的山脈護衛,其實也算好地方。只是前些日子,火雲國想要入侵,就是準備從雨辰國最南面的慶陽打入淮陽,所以淮陽目前不適宜為京。
崇陽也是有山脈護衛,儘管是小了些的山脈,但還是有些保障,只是,這裡臨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深鄲湖最近,也是不好防守。
最後是琛陽,琛陽這個奇特的地方,三不管地帶,融合了四國公共的區域,也是各國的門戶所在,一直是兵家力爭之地。自從百年前,各國派遣員被殺之後,每國都在琛陽邊界後退五十里駐兵,並沒有插手琛陽事務。
如今琛陽也算是雨辰國的地盤,只有雨辰國先帝寶元帝派遣的太守——季業迪——碌碌無為的“看守”。由於此員的無能,琛陽竟然荒廢成無政府狀態,她的無能恐怕也是四國中,唯一派遣出去能活命的員了。
其實說到底,只是雨辰國先帝們的退讓,才被其他國家爭來爭去,搞得雨辰國如此的被動,究竟是誰殺了四國的員,一直以來四國都是爭論不休,互相質疑,互相防備,談到邊界就冷戰,恐怕也是那個無能的季業迪活命的另一個機會。
琛陽不僅僅是雨辰的國土,長期以來的四國的牽扯,加上雨辰國內目前需要休養生息。這些都使我一直沒有著手處理琛陽的事務,聽之任之。
雨辰是離漠陽國最遠的,為了按照預定時間到,目前設定的最佳路線是從大陽到琛陽,穿過琛陽進入漠陽國,一直沿著西北直上行走道,即會最快的抵達。
騎了數天的馬,人乏,馬更乏,好在前面不遠窘了琛陽,此次赴會,明的人馬我帶了一千人,暗地裡我早就部署,將鳳陵國邊界的十三萬兵,留守兩萬,其中十一萬兵力,撥了五萬放在火雲國邊界,還有六萬盡數秘密移到琛陽界,加上原本的琛陽的兩萬兵力,共八萬人,兵力一下子增加了三倍,也算是有備無患了。
從地圖上看,如果火雲國從琛陽入侵,我還真是不好調動,兵力可以從鳳陵邊界抽過來,只是物資恐怕跟不上。只是赤凜一雖然霸道,但也不願意惹起其他兩國的戒備,如果三國聯合,就是滅了火雲國,她赤凜一也只能是乾瞪眼的份。善於玩弄權術的赤凜一自然知道其中厲害,也是不敢輕易動琛陽這塊地方,從南面的慶陽進入,火雲國長途跋涉的行軍,這就給了創造了我最終取得勝利的時機。
'90'大愚
又一次琛陽之行,我又來了。看來這個琛陽,地理位置還真是絕佳。加上這次,我來琛陽共五次了。歷來經過琛陽,我都是入住的四通客棧,如今我策略轉變,順便會會傳說中那位無能的琛陽太守——季業迪了。
我總是有一種直覺,季業迪不像是外界傳說的那麼無能,否則數百年來四國所派遣的員,除了她一人其餘的盡數被殺。如若不是她太過聰明,就是她就是斬殺組織的一員,最起碼也是有關係的。
想到這裡,我的眼睛不由典狠起來。長遠的看,雨辰的都城大陽本來缺憾就多。我心中一直盤算著遷都,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經過篩選,我選擇了琛陽作為新的都城,只是還有其他兩國的牽扯。慢慢來吧,遷都是個大事,不能急。還有鳳陵——遲早是我的責任,琛陽是通往鳳陵的必經之路。無論怎樣,琛陽,我是勢在必得,它對於我來說,實在太重要了。
思慮間,到了琛陽城,遠遠的看見一身正裝服的子帶領眾人迎了上來,跪拜口呼:“臣季業迪接駕來遲,請吾皇恕罪,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我心中冷笑一聲,臉然變,說道:“免禮,各位請起!”
“陛下一路勞頓,微臣特地安排了休息的地方,請隨微臣前去歇息!”季業迪的話聽不出一絲的情緒。
我的身形並未動,季業迪又請示道:“驛館簡陋,琛陽的豪山有幾座前朝的紳府邸,甚為清幽,請陛下移步,定能得到充足的歇息!”季業迪冷靜的面容絲毫不變,只是額頭的細密的汗珠,洩露了她此刻也是暗暗的緊張。
“比四通閣好?”琛陽最好的客棧是四通客棧,四通客棧最好的房間是四通閣,視野環境都是一流中的一流,也不枉費一百兩一的天價了。
“風格不同,但是更加的清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