蘊這樣想著,還沒計劃好下一步該怎麼探聽傅卓言的口風呢,傅卓言竟然來了!他不僅帶來了白若盈給傅採蘊的那道寫著自己名字的符,連同那個寫著白若盈名字的那道祈福符都捎來了!
原來不僅是白若盈一直藏著那道寫著傅卓言名字的祈福符,她自己的那道符,傅卓言也一直留著。
當你知道你傾慕已久的人跟你懷揣著同樣的心情,還有什麼比這更高興的麼?傅採蘊覺得傅卓言的雙眼比往常更添了幾絲神采,這也讓她感覺開心不已。
往後的幾個月,雖然之於在國公府生活的傅採蘊而言並無太大的變化,但外頭的世界卻是變得飛快。在春季的尾巴,河北道一帶春旱的訊息已經開始傳到京師了。
一開始這件事並沒有得到皇帝以及朝廷太大的重視,皇帝只讓河北當地太守知縣開放糧倉,暫時挺過這段時間,等待旱情緩解。
但光啟帝倒也並非坐以待斃。他親擬聖旨號令各宮裁減吃穿用度,反對鋪張無度。既然皇帝都這樣號召了,皇都中的王府公侯府自然沒有不從的道理。
一時間,整個皇都紛紛響應皇帝的號令,一向歌舞昇平夜夜笙歌的西市突然變得門可羅雀。
也就是因為這一年夏季每個姑娘只能有兩套新衣服,居於深院高牆之內的傅採蘊才知道了河北一帶的春旱並非一件容易解決的事。
立夏後不久就要迎來千秋節,但這一年因為河北旱災的影響,光啟帝下令一切從簡,便是千秋節也不能大肆浪費錢財。如何辦一個既不需要花費太大又能夠盛大體面的千秋節,禮部與戶部為此在朝上吵得不可開交,前者要儘可能體面,後者則要儘可能節儉。為了經費的問題,禮部與戶部的臣子沒少唇槍舌劍的交鋒。
雖然千秋節本該是天子與萬民同樂的好日子,但因為旱情的影響,傅採蘊覺得今年的千秋節同往年相比少了許多樂子,因為沒有哪家敢公然違抗聖上的旨意大肆慶祝。
雖然有些乏味,但這個千秋節倒是有些讓人振奮的地方的。比如說,六皇子與七皇子分別被冊封為趙王與秦王,可以出宮建府了。
傅採蘊不免為穆崢感到高興。但興奮了一陣的她又不禁自嘲一笑,七皇子封王,她在瞎高興些什麼?
她忽然想起,上一次在英國公府,穆崢還未完的話。
“我的正妃,我已經物色好了……”
就是那一日,穆崢還想繼續說完未完的話時,雲姑和傅卓琛就來了!
而現在穆崢封了秦王,搬到宮外後,她就更難見上他一面了。她一個姑娘家,就是出個門也不那麼容易,就更別說到王府去找他了。
而他未完的話,她也難以有機會聽到了。
作者有話要說:
☆、多事之秋
雖然今上因為河北一帶大旱做了一系列安撫人心的舉動,但似乎依然不能得到上天格外開恩。
當地太守屢次上書,糧倉裡頭儲藏的糧草也即將告急。再加上欽天監預言河北大旱會持續一年,滄州、冀州一帶已然餓殍滿地,甚至還傳來了人食人的可怕而悲慘的事。看來河北饑民,已然被逼得走投無路了。
光啟帝為此大赦天下,還親自到京郊的求雨。
皇帝到京郊求雨,帶上了若干朝廷重臣,心腹親信,還帶上了太子與魏王。
皇帝此舉又引發了皇都的流言蜚蜚,皇帝的諸多兒子中只有太子和魏王有幸伴著聖駕。若是太子跟去倒是合乎常理,但魏王也伴著聖駕一同前去,卻是讓人耐人尋味,引發諸多揣測。
最為甚囂塵上的說法,無非便又是魏王愈發得寵,皇帝意欲廢太子改立魏王為儲。而皇帝帶上魏王去祭天的舉動,便是為了試探文武百官意思之舉。
一國儲君的廢立畢竟是一件大事,當初將皇長子立為太子,與文武百官不無關係。
而太子的爪牙,這些年來也被魏王和秦王拔了不少了。
如此說來,這便是一個機會了?沒準下一步欽天監就會做些什麼舉動,將大旱的罪禍往皇太子身上套,藉此機會廢了皇太子,改立魏王。
正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這段日子以來,朝廷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所有人都緊盯著太子和魏王還有欽天監的動向,便是秦王,也成為了眾人所關注的物件之一。
眾所周知,秦王與魏王一母同胞,感情深厚,且他憑著身份和才智替魏王掃清了諸多障礙。如若沒有他,想來魏王這一路走來也不會這般順利。
眾人疑惑歸疑惑,可聖心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