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沒有!”
嶽明越聽越糊塗,到了現在唯一可能發生的事,那就是那個劉太后或許還有可能留下什麼遺詔,不過現在仁宗皇上已經親政,按照制度那就可以獨斷朝綱、一言九鼎了,怎麼會在這個時候又憑空跑出一張趙匡胤的遺詔來,前前後後一想,心裡也是陣陣的寒意,看著在自己眼前已經束手無策、惶恐不安的趙禎,嶽明就知道如今的這個二十歲的皇帝已經將自己當成了最為知心的朋友和孤注一擲的物件了。
第二卷 玩轉京城第七十七章 太祖遺詔
趙禎之所以被後人稱為仁宗,那是因為他性情溫和、待人寬厚,不然也絕不會有什麼“包青天”那樣寬鬆的政治環境。想到這裡,嶽明也學起了電視上那些面對突逢大變的忠臣們在危在旦夕時信誓旦旦的樣子,略微回憶了一下電視上那些人的臺詞,於是上前慷慨激昂地說道:“請皇上儘管放心!無論是誰,只要他們敢對皇上有什麼不忠之心,臣就是赴湯蹈火也絕不能讓他們得逞!臣這就回去佈置好人馬,到時候皇上只要登高一呼,臣就立即率兵進宮來……勤王護駕!”
趙禎也頗為激動地道:“嶽明,自從你在江南破獲了那起西夏奸細案的時候,朕就知道了你對我大宋的赤膽忠心!朕絕不容忍誰對朕心懷叵測,可也絕不是一個心胸狹窄,過河拆橋之人,如果這次朕能安然無虞,算起來你也是有了兩次救駕之功,朕一定會好好善待於你的!”
聽到這些掏心窩子的話,嶽明不禁對這個還沒有什麼城府的皇上更加有了好感,來到這個世界的當初,本來是對任何人都設有一道心理防線,可是如今硬是被面前這個處事還有些毛毛躁躁的趙禎給撕開了一道口子,他一看現在形勢危急,咱們君臣倆就別在這兒互相吹捧地說這些讓人肉麻的話了,於是拱手告辭道:“皇上,事不宜遲,那臣現在就回去安排,到時候臣就在宮門外候旨!”
嶽明剛一轉身就見趙禎緊走幾步上前攔住了他,急道:“你現在還不能出宮!你想想,如果他們真有什麼不軌之心,那……那你還能在宮外看到朕的聖旨嗎?到時候,恐怕……恐怕這六門緊閉,連一隻蒼蠅都飛不出去了!”
嶽明一想也是,如果真的有人要篡位,那首先下手的肯定就是這趙禎了,怎麼還可能讓他有機會再下旨調兵。於是道:“皇上,要不這樣,趁著現在他們還沒有什麼行動,那皇上你就下一道聖旨,讓宮外那九千禁軍衝進來充當你的御林軍,那樣也就能確保萬無一失了!”
嶽明之所以這樣說也是存心要進一步試探這位皇上的。現在一切還在未知之中,前景渺茫,如果趙禎此時答應讓自己率兵進宮,那肯定是絕對地信任自己了;如果趙禎心裡還有什麼顧慮,那就另當別論了。
一絲欣喜在趙禎的臉上稍縱即逝,可是瞬間就變得異常沉重起來,只見他急躁地來回走了幾步,顧慮重重地說道:“讓內城裡的禁軍進宮取代內宮班值充當朕的御林軍,這隻有在皇帝的親筆詔書上用了璽之後才行。現在太后雖然薨斃。可是嚴格說來朕還是沒有真正親政,玉璽也在司璽監那裡保管,那些老王爺們估計現在就在司璽監守候。我們這樣做只能是打草驚蛇,弄不好……”
看來沒有規矩還真不成方圓了,想不到在別人眼中地天子做事還有這麼多的規矩,因此他也更不明白了,如果那些老王爺們說的是真的,只有讓趙禎到紫寰殿後面太祖皇帝的御書房裡跪聽了遺詔之後,那才是真正的親政了,那這到底是他媽地什麼破遺詔?
趙匡胤啊,趙匡胤。聽說過你是個喜歡折騰人的傢伙;可是沒想到你竟然連自己的兒孫們也不放過啊!
嶽明略一思忖,覺得事情也許沒有想象的那樣嚴重,如果有人事先策劃好了要篡位,那現在這皇宮大內恐怕早就成鐵板一塊了,那趙禎也絕不可能再把閻文應派出去找自己,何況一路之上並沒有人對他們進行盤查詰問,看來不是皇上膽小怕事、心存忌憚,那就是這謀反之人也忒粗心大意了,於是說道:“皇上。既然這樣,那咱們就只好先約定好,如果到了約定的時間皇上還沒有聖旨出宮,那臣就只好見機行事了!”
趙禎的眉頭緊縮,看上去似乎都快能擰出水來了,看來這麼一個在太后的羽翼之下被“呵護”了十幾年的大孩子,如今面對如此詭異不定的形勢,也確實難以當機立斷斷。就這樣,大約過了整整一刻鐘地時間。忽然就聽到殿外有個公鴨嗓高聲喊道:“啟稟皇上。各位王爺都已經到齊了,現在王爺們請皇上到紫寰殿候著去!”
這如同催命地一聲呼喊讓趙禎更加無所適從。事情到了刻不容緩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