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看到您家財鉅萬富可敵國,他們哪裡明白您的心思?”
吳錦堂也附和道:“大總統,這個案好是好,只是不合時宜,現在開始實施是否cào之過急?不如等三五年之後,國內的事情都料理順當了,再徐徐圖之,方可建,現在就搞的話,我怕luàn了人心。”
柴東亮笑道:“二位不是怕luàn了人心,是怕luàn了官心吧?二位的顧慮,我非常理解,但是公務員財產公示的事情,現在如果不辦,今後永遠都辦不成現在民國初肇,國家銳氣正盛,趁著打敗日本人,國內民眾歡欣鼓舞,宵小之輩被我江淮軍的軍威震懾的大好時機,正是銳意推行改革的機會如果現在不搞,等到三五年之後,各地的官員都已經成了氣候,連軍隊中也派系叢生,就算是我想搞,恐怕也會諸般掣肘有心無力,到時候如果民眾對官員**痛心疾首,我該怎麼辦?是任由這個國家一天天的爛下去坐視不理,還是大開殺戒,親手宰了那些跟著我開創一番事業,為了這個國家曾經灑血賣命的袍澤兄弟?千里之堤毀於蟻xùe,如果不趁現在防微杜漸,只能今後推倒重來了”
倆人聽得連連點頭,中國歷史上哪一朝開國的時候都很清廉,但是沒多久之後就**了。大唐開國的時候,貞觀年間普天下的官員幾乎個個都清廉如水,但是到了貞觀末年就不行了,等到高宗年間已經是貪官遍地,武則天登基之後殺貪官如割草,依然不能奏效。明太祖朱元璋殺貪官剝皮萱草,也算是開創了一個廉潔的時代,可也是好景不長。
殺貪官如果管用的話,那中國歷史上就不會有**的時代,哪一朝哪一代不都是殺貪官殺的人頭滾滾?可是哪一朝哪一代不都是貪官滿地走,放眼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像包拯、海瑞這樣的清官才出了幾個?
貪官如韭,殺之復長
其中的道理則差堪玩味,說穿了就是不透明的政治,令貪官被揪出來的可能xìng大大降低,一百個貪官可能有十個被抓,其中**個都靠著給更大的貪官行賄保住了烏紗帽,只有一兩個倒黴蛋被砍了腦袋。
清末各地建了訾議局,同時報館媒體有了抨擊政fǔ監督官員的權力,從那時候起,地方官員的貪汙已經收斂了許多。可是這也存在一個大問題,因為官員的財產沒有經過公示,所以他們的錢是否貪汙,幾乎無界定。
訾議局的議員、報館的記者,也只能瞎子mō象,誰家錢多就說誰是貪官。
這種邏輯令柴東亮哭笑不得,天地良心,全中國最有錢的就是他了,可他不但沒有貪汙一分錢,而且他還曾經拿出大把的鈔票和銀元補貼了安慶軍諮府的財政
公務員和官員的財產公示之後,形式就會大不相同,因為官員的收入是有限的,如果財產增加過快,廉政公署不需要其他的證據就直接可以請他們過去喝茶了。不把財產來源說清楚,就等著議會的彈劾和院的傳票吧
哪怕官員掩飾的再好,搜不出來他們貪腐的證據,但是公務員“鉅額財產來源不明”本身就是犯罪,憑藉這個罪名就可以判刑了
同時,推行公務員財產申報制度,也是變相的大赦天下。民國初年的官員,大部分前清,都不怎麼幹淨。如果推行了公務員財產申報,等於把他們在前清和北洋時期的貪汙受賄所得,合的洗乾淨了,也就打消了這些傢伙的後顧之憂。
等於說,從這項制度推行之日起,就算是推倒重來,前清和北洋時期的事情可以不追究,畢竟當時的風氣就是如此,如果不貪汙的話,別說想把官升上去,就是想原地不動都不可能,那個時期的官場就是逆向淘汰,誰清廉誰先死何況,按照明清兩朝的制度,官員的俸祿極其微薄,而且這點錢還不是都由官員自己使用,他們還要用那點可憐的俸祿聘請師爺、書辦等輔助人員,小官就甭提了,哪怕是一品大員年俸也只有一百八十兩,還不夠請個紹興師爺的呢
要是完全不貪汙的話,那恐怕所有官員都得餓死了。
實行這種低薪制度,說穿了就是皇家的yīn謀,讓所有的官員都成為貪官,也就令所有官員都有小辮子捏在皇帝手中,想收拾誰的話,根本不需要調查,只要安一個貪汙的罪名,保證一抓一個準,除了買一斤ròu都能成為官場新聞的海瑞之外,殺誰都不冤枉
在明清兩代,普遍存在的冰敬、炭敬、同鄉具結費等陋規,包括民族英雄林則徐、左宗棠在內,所有的大官、京官都收過這些陋規銀,官場上並不認為這是貪汙,皇帝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追究起來,照樣可以安上貪贓的罪名
一旦給官員安上貪汙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