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這個黃面板的男人不屬於大俄羅斯民族,但是這一點現在沒有人會去在乎,因為正是在這個黃面板的男人領導下,曾經那在德國人面前不堪一擊的紅軍。完成了從潰敗到防守,再從防守到反攻的一系列轉變。毫不客氣地說。如今前線上那種順水順風地局面,同這個男人的出現密不可分。當然。這個男人如今還很年輕,但是這一點同樣沒有人去在乎。每一個蘇聯人都知道,同時也深刻地體會到,這個男人在政治上的一系列舉措,對於自己、對於每一個蘇聯公民來說,都意味著什麼,如果不是這個男人。也許現在那苛刻地食物配給制仍舊在延續,那動輒就給人扣上叛國、白匪殘餘帽子的暴政也仍舊在延續。有人認為要想贏得民眾的支援很難,但是實際上這要比想像中容易得多。無論在哪個國家,面對哪一個人種,作為政客的一方,只要能夠讓自己的民眾填飽肚子。並在此基礎上讓他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他就能夠贏得民眾的支援,他就是人們心目中地偉人。甚至是人們心目中的神。
按照圖哈切夫斯基殯葬程式的安排,護送棺柩的隊伍,要步行繞克里姆林宮一週,然後在宮牆外的墓地舉行下葬儀式。克里姆林宮佔地廣闊,這一週繞下來絕不是什麼輕鬆的事情。當然,這份不輕鬆也不是普通人所能夠享受地,有資格進入送葬隊伍的,都是蘇聯黨政軍內的高層,像級別不夠地,就根本無法享受這一段送葬路程。
作為安全委員會的主要成員之一,更極有可能是這個部門未來第一掌控者的吉爾尼洛娃,自然也身在送葬的政府官員行列中,而且在這次葬禮中,她的身份也不僅僅是一名出席葬禮的政府官員,同時還是安全保障工作的主要負責人。
面無表情的邁步走在隊伍中間,吉爾尼洛娃用冷淡的目光不斷的打量著四周那些面帶悲愴的人們,對於圖哈切夫斯基的過世,她的心中絕對沒有絲毫的悲痛,與此相反,這一天對她來說已經等得太久了。而且她也相信,就在這支送葬的隊伍中,有不少人,甚至可以說是大多數人,都抱著和她差不多的心情。誠然,圖哈切夫斯基是一個品格高尚的國家領導人,但是面對權力,無論你這個人品格多麼高尚,只要攔住了別人前進的步伐,那就是一個障礙,讓人覺得死得越早越好的大障礙。所謂對偉人的眷顧與懷念,只會存在於普通人的心裡,毫無疑問,這些普通人不可能真正參加圖哈切夫斯基的葬禮,而對於這些真正能夠站在送葬隊伍中人來說,他們更多的心情恐怕還是歡喜呢。真正緬懷死者的人,被排斥在送葬的佇列之外,而心中竊喜的傢伙,卻有權力出面主持死者的葬禮,諷刺嗎?也許吧。不過這就是現實,**裸的現實。
目光遊移,吉爾尼洛娃最終將視線定格在了楚思南,自己丈夫的身上。
“南,我們終於馬上就要成功了。”在心中喃喃的自語一句,吉爾尼洛娃忽然感到一陣兒前所未有的輕鬆。
是啊,三年多了。想當初自己剛剛同楚思南接觸的時候,才是安全委員會里一個並不怎麼起眼的低層官員,她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到安全委員會核心心的問題。而今呢?僅僅是三年多時間,自己就已經成為了安全委員會內首屈一指的大人物,想想吧,再過不到一個月,等到政治局擴大會議、蘇維埃全國代表大會做出最終決議之後,楚思南就能接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最高統帥部統帥、最高蘇維埃主席等職務,到那時,安全委員會第一書記的職務,勢必將會由自己來接任了。安全委員會第一書記,這可是別人一輩子也不一定能夠爬到的高位,而且即便是坐上了這把椅子。也免不了要整天提心吊膽的,提防著做出什麼觸怒上層地事情。而自己呢?不僅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爬到了這個位置,而且還不用像別人那樣擔心會在某一天因為某一件事情觸怒上層,因為在今後的蘇聯,最最上層的,就會是自己的丈夫。
就在吉爾尼洛娃躊躇滿志、浮想連篇的時候,送葬的隊伍已經繞過寬敞的紅場,緩緩的朝克里姆林宮北側牆外的寬敞街道走去。早在送葬地隊伍還沒有出發之前,克里姆林宮周圍的街道,就已經被荷槍實彈地蘇軍士兵給封鎖了。黑壓壓的人群擁擠在街道地外側,靜靜的守侯著圖哈切夫斯基靈柩的到來。
就在那擁擠的人群中。一個身穿灰色風衣、面部消瘦的年輕人,混雜在各式各樣的陌生人之間。他的表情冷漠,揣在風衣內地右手,隨著那兩道狠厲目光的遊移而緩緩的移動。
這個目光狠厲年輕人,有著一雙黑色的眼睛以及一身黃色面板,僅從外表上看,就知道這傢伙是一個亞洲人,而且事實上也的確如此。這個年輕人叫做哈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