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3部分

不是將軍你的話,那我們的下場恐怕好不到哪裡去。束手待斃不是我們這些人的風格,將軍也無需在這個問題多考慮什麼,我們是軍人,所以不懂什麼勾心鬥角,也不懂什麼政治角力,比試口才我們不行,但是我們卻有更好的處理問題的辦法,那就是用道理講不通的事情,就要放到角鬥場上去拼,用嘴巴說不清的問題,我們就用槍桿子來說。”

“你”楚思南心下駭然,他不是沒有想過要入主克里姆林宮,但是說實話,他卻從來沒有想過要透過某些不正當的方式達到這一目的,至於說什麼兵變的問題,他就更加沒有考慮過了。在這一次回到莫斯科之前,他甚至有了退讓的打算,那就是向圖哈切夫斯基作出一項保障,那就是隻要能夠讓他指揮完對日本的戰爭,那麼他楚思南就會立刻辭去黨內、軍內的一切職務,從而安安穩穩的做一個普通人。但是現在,透過巴季茨基所說地這番話。他真正的認識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走到今天這一步,他已經真的沒有什麼退路了,他所代表的,已經不再是他孤身一個人,而是一批人,一個在軍方勢力龐大的派系,而這個派系實力之大,影響之深,足以在一夜之間顛覆掉整個蘇聯現政權。當然。這個派系中的人或許並不是人人都對他楚思南忠實不二的,但是這些人卻都已經把他們的利益、前途壓在了他的身上。在這種情況下,他楚思南能夠說一句“我退出”。就那麼瀟瀟灑灑的閃身走人嗎?這答案顯然是否定地。

無論在歷史上的哪一個時期,抑或是某一個時期地某一個國家政權中,軍人都是一個特定的政治集團,他們地立場傾向,直接影響著一個政權的生死存亡,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而在軍隊這個勢力集團中,直接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又是所謂的“少壯派”集團,這個集團在軍隊中實力最強、影響最廣。日本軍國主義上臺執政的最初誘因,便是少壯派軍人的崛起,而蘇聯後期之所以會解體並徹底失去對軍隊地控制,也是因為國防部老帥失去了對少壯派軍人的控制。楚思南身為軍人,並且指掌軍隊帥印兩年之久。他不可能不知道少壯派軍人的特點,他們富有朝氣且野心勃勃,年輕所帶來的衝動。使得這些軍人在情緒上極不穩定,在特定的環境下,很容易製造出無法收拾的大事件。

在如今地蘇聯軍隊中,巴季茨基、阿赫羅梅耶夫等人顯然就是少壯一派的代表人物,他們在戰爭中一步步的成長起來,並且成為了手握重兵地將軍,而幸或不幸的是,楚思南在這兩年的戰爭中,由於其出色的表現以及剛硬的做派,以及大膽提拔年輕將領的做法,在最大程度上贏得了這些少壯派軍人的支援。從最早的北方戰役開始,直到現在,數十名年輕人在他楚思南的提拔下出人頭地了,而從之前的情況看,這些人也都理所當然的認為,在圖哈切夫斯基之後,他楚思南憑藉著卓絕的才能與功績,定然能夠順理成章的入主克里姆林宮,到那時,他們這些年輕的將領,自然也會更加有所作為。如今,這些年輕人在前線奮勇作戰,心裡卻在盼望著那一天的到來。就這樣,一旦克里姆林宮宣佈他楚思南將要辭去一切職務,那會帶來什麼後果?可以想象,到那時,這些年輕人將會在期盼落空的是一瞬間便陷入迷茫與恐懼的深淵,他們會考慮,楚思南為什麼會被解職?而他們這些人將來又會如何?新任的克里姆林宮之主,會不會像當初的斯大林一樣大肆清除異己,將他們這些曾經忠實於楚思南的年輕人清洗掉?這一切的一切壘砌在一起,最終能夠帶來的,便只有一種憤怒,對克里姆林宮政客們的憤怒,到那時,即便楚思南親口說他是自己要求辭職的,恐怕也不會有人相信,至少,他們會強迫自己不去相信。平民之怒,以頭戕地,而將軍之怒了?那恐怕就不是那麼簡單了,更何況是一群將軍在發怒。

此時的楚思南,甚至已經看到了一幅景象:圖哈切夫斯基的葬禮剛剛結束,紅場那降下的半旗還未升起,整個剛剛從戰爭脫離的蘇聯,便陷入了另一幅緊張的氛圍之中。孔子文學網莫斯科衛戍軍區發生叛亂,數個集團軍計程車兵包圍了莫斯科,大批的坦克、裝甲車瘋狂湧入莫斯科,並宣佈對這個城市實行軍管。街道被封鎖,克里姆林宮被包圍,大批的黨代表、政治局委員被逮捕,政府機構和警察局被軍隊佔領等等等等。而在莫斯科之外,從卡累利阿共和國到烏克蘭,從立陶宛、愛沙尼亞,到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一場場兵變隨之而起。整個蘇聯在一夜之間亂雲四起。

當然,有人說安全委員會呢?那些可以牽制軍隊指揮人員權力的軍事委員呢?不錯,安全委員會的職責,就在於防止國內出現叛亂,軍事委員的存在,就是為了地方別有用心的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