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這以往是為了隔絕犯人同外界聯絡的監獄,如今竟然成了秘密會議的召開地,它將所有無權知道內幕的人,統統隔絕在了那扇鐵門之外,而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吉爾尼洛娃。
那在這扇鐵門內,包括楚思南在內的五個人究竟在說些什麼?只是在就斯大林格勒方面的戰事爭吵嗎?事實並非如此。對於一場戰役的爭論,用不了這麼長時間。
在科涅夫加入之後不久,五人之間的話題就已經產生了變化。對於圖哈切夫斯基、楚思南以及普特納、雅基爾四人來說,科涅夫是個外人,不為別的,就因為他當初並不是這座牢房中的一員,儘管科涅夫很會察言觀色,他在一進牢房的時候,也學著圖哈切夫斯基、普特納以及雅基爾的樣子,去掉了自己的軍帽以及領花,但是這仍舊無法讓他為三者所接受。
科涅夫是個聰明人,他能夠從氣氛的變化中感受到自己的格格不入,不過作為一個聰明人,他同樣能夠從面前四人的監獄相會中,察覺到一絲非同尋常的徵兆 ̄ ̄也許就在明天,克里姆林宮的局勢就會發生鉅變了。
不錯,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號房外扔了一地地軍帽、軍徽;四個席地而坐、毫不顧及身份地位的老少;四人之間毫無忌諱的言談。這些都能生動的說明一點 ̄ ̄他們才是團結在一起的一個群體。無論之前克里姆林宮的局面是怎樣的,但是從這一刻起,真正能夠主導全域性走向的,將會是另一個群體。
在這一點上,相信沒有人會產生懷疑,有了楚思南、普特納、雅基爾的加入,原來一直在最高統帥部中佔據弱勢地位的圖哈切夫斯基,將會一舉翻盤,布柳赫爾再也無法為他地決議製造阻力。
科涅夫有很多的疑問,他知道楚思南在這個時候投靠圖哈切夫斯基。也許是為了自保,可是雅基爾和普特納又是為了什麼?難道說布柳赫爾也同他們之間產生了什麼不可調和地矛盾?不過這些疑問似乎已經不重要了。科涅夫只要知道一點就足夠了,那就是布柳赫爾這棵大樹已經不好乘涼了。他的樹根已經枯敗了,傾倒大概已經是指日可待地事情了。
自從進入軍界高層,及至入住克里姆林宮以來,科涅夫就從不認為自己是一個正直的人,他深諳政治這個東西的規則,也知道其中的危險性有多高。所以他的處事規則,就是找一棵牢靠的大樹。然後再緩緩向上爬。
如今,眼看著自己棲身的大樹就要傾倒了,科涅夫感覺自己必須另找一個棲身之地了,而這個棲身之地此時就擺在眼前,這可是一個千載難逢地機會。
“必須融入眼前這個群體,”這就是科涅夫心中唯一的目標。此時。楚思南成為了他實現這個目標的最有力武器。嗯,也許楚思南對他來說,還不僅僅是最有力的武器。還是一個福星。由於楚思南策動的針對斯大林的陰謀,科涅夫得以進入克里姆林宮,如今,又是因為他,科涅夫提前感知到了一場暴風雨地來臨,而他也將從這場暴風雨中獲利。
楚思南並不知道科涅夫的想法,他只知道在這個時候人家來探望他,就是夠交情,就是朋友。因此,當看出圖哈切夫斯基三人對科涅夫不感冒的時候,他便時不時地在其中調侃,融合氣氛,希望化解幾人之間的不和諧。不過他所做的努力並未取得多大的成效,尤其是圖哈切夫斯基,他始終對科涅夫抱著極大的戒心,其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前者對科涅夫提出的問題或者是見解都愛搭不理,就好像什麼都沒有聽到。
幾個人之間的交談隨著時間的流逝,也在緩慢的變化著。他們從最初的談論軍事問題,轉而談到了後方的工業儲備建設問題,繼而又談到了國際上的風雲變化、美英等國在對德作戰中的優劣態勢等等,最後,在科涅夫的屢次暗示以及楚思南的有心配合下,話題轉到了克里姆林宮的政治方面,也就是幾個人對這方面問題的不同意見的討論。
在這番談話中,圖哈切夫斯基說出了自己的政治構想,其基本內容同他當初對楚思南所說的那些沒有什麼區別,那就是他想要取消最高統帥部對國家的絕對操控權,轉而將主要的政治、外交、經濟等權力交還政治局,而黨務方面的事務,則交由最高蘇維埃中央委員會處理。最高統帥部所掌控的,只有軍事方面的一部分權力,比如說作戰計劃的制定、作戰任務的分配等等。至於說將領的任命、提升、撤銷,則必須由最高統帥部提出人選名單以及相關建議,最終的決定權,則把握在政治局手中。至於一些黨內處分、獎勵的問題,則由各級蘇維埃委員會決定。
圖哈切夫斯基認為,權力的過分集中,必然滋生**問題、派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