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來了,只見劉氏為了阻止魚兒兄妹再胡亂猜測下去、大聲喝道:“你們不懂就別一個勁兒的瞎猜了!阿母都被你們弄糊塗了!”
楊大柱聞言趕緊跟著出聲說道:“沒錯,守活寡雖然不是什麼好事兒,但也不像你們幾個想的那樣,那柳氏就是再瘋、王家人也不會讓她犯下殺人這天大的罪!誰說死人只能和死人拜堂?死人也可以和活人拜堂!柳氏眼下打的就是這個主意……”
楊大柱見魚兒兄妹不再胡思亂想、都住了嘴齊齊看向他,才慢慢的解釋道:“柳氏不想退親是想讓七娘和王二郎的牌位成為,成親後一輩子當他王家的媳婦兒、一輩子給替王二郎守寡,這活的人還沒圓房就替死的人守寡,一直以來都被稱作‘守活寡’……”
原來在北宋,藏在童養媳這習俗下還有一個更加令人髮指的婚姻陋習———小女孩到未來夫家當上童養媳後,若是新郎不幸早早夭折、新娘家又拿不出錢物來把新娘接回去,那新娘長大後也得按照先前的婚約、如期出嫁!
到了夫家就跟亡者的“木主”(牌位)拜堂,婚後夫家會給小媳婦兒買個男孩兒、給她當兒子撫養,讓她從此“從一而終”、守活寡一直到老死!這種慘無人道的婚姻陋習竟被許多古人接受,且守活寡的婦人還美其名曰被稱作“貞婦”。
像這種還沒正式拜堂成親、丈夫就先死的小媳婦兒,守寡後最有可能獲建一座貞節牌坊,因此有些自私自利、虛弱貪名利的人,甚至會逼小媳婦兒一直守寡到老,即便北宋的寡婦可以再嫁、也為了貞節牌坊而阻撓她們再嫁!
不過也不是每戶養了童養媳的人家都要女孩人守活寡,有些心腸較好的人家會把女孩認作女兒、或是將她們送回孃家去……
魚兒聽了楊大柱的解釋後、總算是明白了“守活寡”的真正意思,但心裡卻也不敢有所鬆懈———這王家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