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部分

臉悲憤的說道:“二十文,每包珠子給你二十文銅板當工錢,這已經是我所能給的、最高的工錢了!再高我可就一分錢都賺不到了!但八娘子你得保證、今後都把珠子串的和今天送來的這些樣式一樣。”

林貨郎的話才剛一說完,魚兒就立馬一掃臉上的哀怨、歡快的答道:“沒問題,就按林大叔您說的那樣———每包珠子給二十文工錢!”

“你……你怎突然變得這般爽快?”

魚兒那無比歡快的回答,讓林貨郎心裡突然有了被人騙著踩進陷阱的感覺,尤其是看到魚兒臉上那滿足燦爛的笑容後,那種被騙的感覺變得更加深切……

而魚兒討價還價成功後,已經十分自覺的從林貨郎的竹筐裡撈出了兩包珠子,揣進懷裡後還笑眯眯的同林貨郎揮手告別,臨走前總算是好心的給了林貨郎一個安慰:“林大叔您放心,魚兒保證把兩包珠子串得、比今天送來的這些飾品還漂亮,一定讓您再賣個更好的價錢!”

魚兒不說這話還好,一說林貨郎就更加覺得自己被魚兒這個小機靈鬼給算計了!不過事已至此、加上魚兒串的飾品也實在是漂亮,林貨郎只惆悵了一小會兒、就乖乖的接受魚兒的算計了,“悲憤交集”的林貨郎也只能藉著魚兒最後那句話來安慰自己了……

而魚兒帶著珠子回去後,比上一次更加用心的把它們串成獨一無二的飾品,並慢慢的在串珠子當中找到了樂趣。當把賺錢的活計轉換成自己喜歡的趣事後,魚兒串出來的成品自是又上了一個層次,林貨郎前來收貨時更是一次比一次滿意,最後更讓他覺得給魚兒二十文錢當工錢一點都不虧!

而魚兒也拿著串珠子賺來的錢,同林貨郎換了一些紙墨筆本回家,還換了一些比較新鮮少見的草編小玩意兒。這紙墨筆本、魚兒自是分了一大半給楊大郎等幾位哥哥,剩下的則留著給自己練大字。

草編的小玩意魚兒則送去給楊六郎,讓他能夠透過研究後、借鑑這些比較新奇的小玩意兒的編法,最好是能把這些編法學為己用。這楊六郎倒是沒辜負魚兒的一片苦心,魚兒送去的那些小玩意兒,沒幾日他便能研究個透、並編出一個更精細的出來,讓魚兒越發對楊六郎成為一代名匠充滿信心。

這串珠子和練大字的時日久了,魚兒慢慢的還真練出了幾分耐性來,不但遇事絲毫不會慌張,還能安安靜靜的坐上一整天、跟著劉氏學女紅和打絡子等手上活計,並因為有了足夠的耐性而學得很快。

日復一日,魚兒慢慢的藉著這些能夠磨練性子的活計、逐漸成長起來。在不知不覺中、魚兒已經六歲多了。而此時的魚兒,已然是個說話做事都沉穩不慌的小大人了。就連古板的楊大郎都忍不住稱讚魚兒,說她才練了一年的性子,就像是徹底脫胎換骨了般,一轉眼就成了村子裡少見的、言行舉止都十分文靜的小淑女了。

楊大郎哪知道、魚兒是因實在不想再裝天真無邪的小蘿莉了,才會藉著串珠子、練大字和學女工等活計,讓自己趁機迅速的成長起來。反正楊七娘才五歲就那般懂事,眼下魚兒已經六歲多了、又經過了幾樣特殊的鍛鍊,變成熟懂事了倒也算是正常。

魚兒學串珠子和各種女紅,其實也是為了將來能有一技之長傍身,畢竟這些活計古女人幾乎人人都會,可以說是她們賴以生存的基本本事。因此魚兒練足了耐性後,學起女紅來格外的認真,十分用心的把劉氏的看家本事都學了個遍。

但劉氏終歸只是個普通的農婦,所會的也只是些縫縫補補、納鞋底和做衣服等實實在在的活計,城裡小娘子們會的刺繡、剪花和編結等精巧的女紅活計、劉氏是一概不懂。畢竟劉氏大部分時間都要下田種地、操持家務,也沒閒工夫鑽研這些精細的活計,能把那最實在的活計做熟、做巧就已經算是不錯了。

只是縫補衣服和納鞋底並不難學,也都是些比較粗糙的活計,魚兒“天資聰穎”不到半年基本功就全學會了,這些縫補衣服等夥計的基本功、並無什麼特殊的技巧,學會後靠的就是日復一日的縫補、練手,慢慢的讓手上功夫能夠熟能生巧。

可魚兒沒穿越前,好歹也玩著繡了幾幅十字繡,心裡更是對古代刺繡嚮往已久、老早就想親身體驗一番、再不濟也學一點,日後給自己繡條漂亮的小手絹兒,或是今後哥哥們娶妻、給繡個鴛鴦戲水的枕套兒等等。

就算學不上那些聞名後世的蘇繡、湘繡,學一學簡單的刺繡功夫總行吧?這可是魚兒同學穿越後的偉大理想之一啊!

於是某一日,魚兒終於按奈不住心中的想法,主動向劉氏表明了自個兒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