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石板上面雕著一個頭戴花斗笠、身穿短衫肥褲的惠安女,那惠安女身形高挑、肩膀上挑著一根扁擔兒,扁擔兩旁掛著兩個魚簍,身後是一片海景與落日……
這副景象雖然只有黑白兩色,但看在魚兒眼裡卻比那用了多種色彩的畫兒還要栩栩如生,尤其是惠安女臉上那抹滿載而歸的滿足感,更是被雕刻得栩栩如生、仿若是一個活脫脫的真人站在眼前般。
若是魚兒眼下看的是一幅畫、或者是一幅繡品,那魚兒絕不會為此而感到震驚,可她眼下看的卻是一幅影畫,一幅在光滑的石板面上、一鑿一鑿敲打出來的影畫!光是想著這畫兒是用粗大的鑿子一下下鑿出來的,魚兒就覺得十分不可思議!
魚兒之所以會因這幅小小的影畫而感到震撼,乃是因為她曾經無意中得知影畫的做法,知道這小小的一幅影畫得費上許多心思才能雕刻出來,哪怕是在二十一世紀、借鑑了先進的工具,雕鑿出一幅影畫用的心力和功夫,也絕不是畫一幅畫兒或繡一幅繡品可比的。
魚兒知道所謂的“影畫”也被稱作“影雕”,一般採用墨玉、山西黑等純色石材來製作。但這些石材卻不是一尋來就能用的,在現代這些石材得經過水磨拋光才能用。
而在古代因技術所限,影雕師傅只能把尋到的石材先放在流動的溪水裡,讓石材長期被溪水沖刷出光滑的一面來,以此來達到拋光石面的效果,也只有世面被沖刷得光滑了,才能用來雕鑿影畫兒。
這石材洗刷光滑了,影雕師傅才會在磨光的那一面上、把要雕琢的影象輪廓描繪出來,根據黑白明暗成像原理,用特製的針一樣細小合金鋼頭工具或是古代的鑿子,透過運用腕力調節針點疏密粗細、深淺和虛線變化來表現影象。
這影畫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