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兒聞言笑著出言安慰劉氏:“阿母您大可放心、這事兒我早問過老秀才了,老秀才說由於參加禮部省試的舉人不斷增加,宋太宗以後,禮部省試錄取的名額也相應擴大,每次至少要有四百名左右……”
“只要大哥他有真才實學,這四百名裡頭他一定能占上一份,”魚兒見劉氏依舊憂心忡忡,便改而衝她撒嬌道:“阿母,您怎一直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呢?大哥他可是一點都不比別人差,我們要對他有信心!阿母您先前不是擔心大哥連州試都透過不了嗎?眼下大哥不是已經順利透過州試、併到東京參加省試了?”
魚兒這麼一說,劉氏馬上重新對楊大郎有了信心,重重的點頭說道:“阿妹你說的對,我們家大郎是有真本事的舉人!一定能順利透過省試、接著參加殿試!”
事實證明魚兒並不是盲目的相信楊大郎的,不久之後、楊大郎便從東京捎來了好訊息,說他憑藉著多年來的苦讀、順順利利的透過了省試,很快就要參加由官家親自主持的殿試了。
魚兒一家接到這個訊息後自是十分欣喜、整個院子裡也都喜氣洋洋,劉氏見楊大郎果然如魚兒所說的那般順利透過了省試、心裡也對他更加有信心,更是立馬就拉著魚兒讓她前去打聽和殿試有關的種種規矩。
魚兒知道楊大郎透過省試後,劉氏必會急著想知道殿試容不容易透過,因此魚兒早就將和殿試有關的規矩都打探清楚了,劉氏一發問她就細細的解說起來……
話說這北宋的科舉制度,較之前面的幾個朝代可以說有了巨大的突破和發展!魚兒沒穿越前看過一些後世人對北宋科舉制度的點評,深知這趙匡胤吹噓舉行殿試是為了避免官僚貴族舞權作弊,實際上還有更深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