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先生今天前來只是替老友先把有意結親一事透露給楊大郎知曉,不是要楊家聽完後馬上就給李家答覆,畢竟婚姻大事、事關一生,任誰都得好好的思量一番才是。
於是楊先生十分爽快的應下了楊大郎的請求:“這點我倒是能理解,不過你們一家人思量歸思量、切記不可將此事四下宣揚,免得這門親事萬一結不成讓李先生一家人難堪,畢竟有些人不願意娶同人議親不成的小娘子。”
楊大郎聞言自是連連點頭,拍著胸脯保證道:“這點學生知道該怎麼做,一定不會將此事說給一些無關緊要的人知曉,先生您大可放心。”
李先生見楊大郎還算識趣臉上有著滿意的笑容,隨後再同楊大郎寒暄了幾句,便有意無意的提了句:“佑光再過一段時日就要上東京領差事了吧?可有事先託人幫著打聽下有沒有好的差缺?”
楊大郎聞言臉上頓時有些黯淡,搖頭答道:“學生的確是再過一段時日便要上東京領缺了,只是學生無緣識得什麼能人、貴人,因此雖知想要領個好差缺得託人打點一、二才行,可卻一直苦於無人可託。”
這楊大郎跟著一同赴考的學子們混了這麼久,耳濡目染的時間長了對這為官之道多少也略知一、二了,因此他並未傻傻的問楊先生該如何打點,而是直接向他道出了自己心中的苦惱與無奈。
而楊先生聽了很快就出言附和了句:“這初上仕途的新人想要謀個好差事,沒有人脈關係和依附託靠的勢力可謂是難上加難,折騰來折騰去最終也只能領到個沒人願意領的差事———”
楊先生說到最後故意將尾音拉得長長的,頓了好一會兒、再意味深長的看了楊大郎一眼,才意有所指的說道:“李先生雖然眼下已退出官場、改而在州學裡專心教授學生,但他先前在官場裡打滾了那麼多年的人脈關係卻都還在,他的三個兒子也都是靠著他的關係才都謀到了不錯的差事,所以說這謀官還真是得靠人脈關係才行……”
這楊先生的話讓楊大郎面色逐漸變得有些複雜,待他把楊先生話裡的意思琢磨清楚後、更是以探究的目光看了楊先生一眼,見楊先生雖然微笑不語卻微不可見的點了點頭,楊大郎便知道自己猜對了楊先生想要隱晦表達的意思,心思也因此而慢慢的轉動起來。
而楊先生見楊大郎已領悟了自己此次前來的另一番用意,同劉氏再寒暄了幾句後、很快就起身告辭,臨走前一臉和藹的拍著楊大郎的肩膀說道:“佑光你是個聰明的孩子,我相信你會把我剛剛那番話琢磨清楚,給我帶來一個好訊息。”
楊大郎恭恭敬敬的應了聲“是”,隨後將楊先生送出了門一路送到村口才轉身折了回來,還沒走到家門口就見劉氏一臉焦急的站在門口等自己,顯然心裡很在意楊先生先前所提之事、想早一點同楊大郎商量。
於是楊大郎趕忙加快腳步迎了上去,邊陪著劉氏身往屋裡、走邊問道:“阿母,您怎麼出來了?”
劉氏邊擺了擺手示意沒事邊問道:“楊先生走了?”
楊大郎答道:“嗯,走了。”
“他可有再同你說些別的什麼?”
“沒有,只讓我好好的把這樁親事考慮清楚,”楊大郎話說到一半頓了頓,但他只猶豫了片刻便接著說道:“先生還說這對我來說是一個難得的好機會。”
楊大郎的話讓劉氏的面色當下多了幾分凝重,先前楊先生提起李先生家的情況、以及提及他在官場的人脈關係時,劉氏就覺察到楊先生話中有話、像是在同他們暗示些什麼般,心思也就在那時便悄悄的轉動起來……
這劉氏雖然不懂官場上的那些事,但她即使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不是?
所以劉氏把楊先生的話反覆琢磨後、很快就琢磨出楊先生說這些話的用意,於是為了證實自己琢磨得對不對、劉氏才會滿心焦急的守在門口等楊大郎。因此劉氏再一聽楊先生最後對楊大郎說的話,當下就明白這楊先生的意思和她猜的是八九不離十了!
而劉氏思緒輾轉間、她和楊大郎已進到了堂屋,魚兒等人見楊先生走了也都好奇的聚到了堂屋,不過他們幾人還沒來得及開口討論、楊大柱也回來了,於是一家人正好都到齊了。於是楊大郎乾脆就趁著這個機會把楊先生的用意、一五一十的同大家夥兒說了一遍。
待楊大郎把事情原原本本、以及楊先生明裡暗裡的意思都說了一遍後,魚兒率先開口問了最重要的一點:“這麼說只要大哥能同那李家的二娘子成親,李家就能幫大哥謀到一個好差事了?”
楊大郎點頭說道:“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