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準備好的芋頭和紅番薯蒸熟,以作中秋之夜祭祀祖宗時用。
因為這芋頭是白色的、番薯是金黃色的,所以閩南人在中秋節吃紅番薯和芋頭、有“包金包銀,鼎中出金銀”的美好寓意。
當然這個規矩和閩南一帶盛產紅番薯和芋頭也有些干係,尤其中秋節前後正好是紅番薯和芋頭收成的最佳時節。加上閩南地區土地貧瘠、旱地多水田少,這讓產量高、好種植的紅番薯和芋頭成了閩南人的主食。
所以每到中秋節時,閩南人就會把紅番薯、芋頭洗淨放進鍋裡用清水煮熟,或者把紅番薯切成薄片放油裡炸,最終用金燦燦、香噴噴的紅番薯作祭品,寓意風調雨順、豐產又豐收。【奇書網﹕。qisuu。】
而芋頭則是閩南一帶民間傳統風俗中、寓有“吉利”意思的一種物事,因為在閩南方言裡“芋”與“路”諧音,閩南一帶也流傳著這麼一句閩南語順口溜———“食米粉芋,有好頭路”。這“好頭路”在閩南話中就是人有好出路、能夠出人頭地的意思,也算是吉利話兒。
加上這芋頭蒸熟後又松又香,種植時把一粒小芋艿下去,到中秋節收成時不但有大芋艿(閩南話叫芋母)、一窩裡還有大大小小的小芋。所以閩南人在中秋團圓時吃芋,在閩南話裡叫“抱子抱孫、全家人丁興旺大團圓”……
往年楊家因家境不甚富裕,所以每年過中秋時最多隻會買上幾個最尋常、便宜的月餅,一家人圍著一起就著茶水吃了就算是過了一回中秋節了。而如今楊家的家境已慢慢的好了起來,劉氏既打算好好的過一次中秋佳節,那自然是該準備的物事都準備了,並且打算每一樣風俗習慣都不落下。
於是祭神和祭祖的物事都準備好了後,楊大柱便按照規矩帶著一家人,以月餅、紅番薯、芋魁以及雞鴨鵝等葷菜祭拜神明及先祖。祭拜完了必須由楊大柱來卜卦,若是卜到的卦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