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和李二孃一唱一和的把那五百兩銀子的事抹去後,方氏也只能訕訕的閉了嘴、沒法再打那筆銀子的主意了,只能把主意打到別的方面上:“那船呢?船怎麼分?”
這楊家眼下的兩條船,一條是楊大柱把舊船賣了後、貼了錢買了新的,這貼的錢是典當珍珠得來的,並不是用公帳上的錢,況且當時公帳上也沒那麼多錢可以用來換船;而另外一條則是原先楊老爺子留下的較新的那一條,但楊大柱也用典當珍珠的錢將它翻修了一番。
所以若真是要分,因那兩條船而出了不少錢的大房、自是最有資格分新買的那條船了,但楊大柱心裡始終念及楊二柱是他唯一的弟弟、有心讓他佔些便宜,因此楊大柱很快就開口說道:“我們大房只要那條舊船。”
楊大柱的話讓方氏聽了心裡十分滿意,當下就笑眯眯的應道:“好,這船就按照大哥您說的這樣分,你們大房要了舊船、那新船就歸我們二房了。”
這個分法楊大柱早就同劉氏和魚兒兄妹說過了,因此劉氏聽了也沒有任何異議,只開口說道:“接下來就剩阿爹留下來的幾畝田地了……”
劉氏說話間已拿出一疊田契來,把田契一張張的展開放到桌案上後,才指著它們說道:“阿爹留下的田地,好的、差的加起來一共有九畝,二柱、弟妹,你們看怎麼個分法合適?”
這好的田地土壤肥沃、每一年的收成都要比差的田地好上幾成,因此方氏自然是想要多分幾塊好田了,但她卻又不願意在數量上吃虧、於是一時有些拿不到主意。
而楊老爺子留下的九畝田當中,好的田地一共只有五畝,剩下的四畝都是些收成差一些的田地。因此最好的分法便是一房分三畝好田、一畝差田,另外一房分兩畝好田、三畝差田。
於是方氏想了想、最終還是目光短淺的看中了數目,只見她很快就搶先說道:“這好田我們二房要兩畝就好,但這差田我們可就要三畝了,這樣分才公平……”
楊大柱和劉氏先是對視了一眼、交換了彼此的意見後,楊大柱才開口說道:“成,就按弟妹你說的分,這田我們大房要三畝好田、一畝差田。”
方氏見楊大柱答應了,當下就為自家多分了一畝田而沾沾自喜,伸手就想去拿那擺在案上的田契,魚兒見狀手疾眼快的擋住了方氏的手,道:“嬸孃別急,等我們把里正和老族長請來當個見證人,大傢伙當著兩位見證人的面把字據給立清楚了,立好了嬸孃您再伸手拿這些田契也不遲。”
方氏被魚兒這麼一擋一說、只能怏怏的縮回了手,而一旁的楊大柱見家裡能分的物事都分完了,便對楊四郎說道:“小四,你去把我們村子裡的里正和楊老族長請來,就說我們楊家兩兄弟要分家、想請他們來幫著做個見證人。”
楊四郎聞言應了聲“是”便跑了出去,而魚兒聽了楊大柱的話也沒感到奇怪,因為她先前就已聽劉氏說過了,知道這小岞村分家也是有分家的規矩的———不但要把本族裡德高望重的長輩請來、還要把分家之人的孃舅也一併請來,除此之外還要請一位可以代表官府一方的里正。
第六十七章 分家(二)
而楊大柱和楊二柱的孃舅早就不在了,所以眼下他們只要把老族長和里正請來做公證人即可。
而方氏見楊大柱突然讓楊四郎去請老族長和里正、當下就急了:“大哥,咱這家都還沒分完呢,您咋就讓小四去把人請來了?”
楊大柱聞言一臉不解的看著方氏,反問道:“這家怎麼還沒分完?這公帳上剩下的銀子也分了,船也分了、田也分了,還有什麼沒分?”
方氏聞言竟然厚顏無恥的接了句:“還有我們眼下住的這棟大院子啊!大哥您怎麼把這幾間屋子給忘了?”
方氏此話一出,大房一家都一臉驚訝的看向方氏,似乎她先前說的不是人話而是什麼讓人難懂的語言般,就連楊二柱都因方氏的話而呆怔在原地,回過神來後趕忙上前扯了方氏一把:“你在胡說什麼呢?!”
“我哪裡胡說了?我們眼下住的這座大院子本來就還沒分啊!”
楊二柱還未開口、魚兒就一臉憤然的說道:“這房子又不是阿公留給我們的,憑什麼要分?”
林三娘自是不希望自己這一房人被二房的人佔去便宜,因此很快就出聲給魚兒幫腔:“喲,這臉皮兒厚的人我是見過不少,可卻從沒見過臉皮厚成這樣的人!連我這新嫁進門的媳婦兒都知道這座大院子是怎麼來的,難道嬸孃您還會不知道?”
林三孃的話讓方氏頓時有些心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