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作為諸侯統轄之地集體舉行哀悼這是必須的,一般有長有短,長的三年,短的也需要一年。陵寢更是十分講究,陪葬之物極其豐厚,為了防止被盜,一般要修建至少三個以上的假陵。可是孫策死的突然,一切皆沒有準備,就連陵墓也是一捧土都沒挖。孫策之子孫邵年幼,一切皆有孫權處置。
孫權下令全體哀悼,無論官職大小皆要弔唁。統轄之地三月不得有絲竹之聲,百官全部食素,自己也是穿喪服祭奠。陵寢立刻動工,三月內必須完備。就在將軍府內搭起靈棚,將孫策成殮,讓百官祭奠。江東人人哀嚎,夜夜能聞哭泣之聲。
龍飛聽聞孫策已死,孫權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響叮噹之勢穩住江東,由衷的感慨這個孫權的厲害,讚歎道:“孫權果然有統御之術,江東如此**竟然毫髮無損,高人呀!怪不得能稱霸三國成一方之主!”
“三國?”典韋覺得莫名其妙,轉頭看看許褚和郭嘉。
郭嘉道:“孫策死只不過是個引子,主公不要忘了周瑜還領兵在外,聽聞已經獲勝,斬殺黃祖,不日就要凱旋,等周瑜回來才是考驗孫權的時候,稍有差池,江東必然大亂。”
龍飛搖搖頭:“奉孝以為周瑜會舉兵而來?”
郭嘉一笑沒有回答。
第205章 葬禮上的凱旋
周瑜率領大軍從彭澤出發,水陸大軍共八萬,一路浩浩蕩蕩直奔江夏而來。黃祖感到形勢嚴峻,向劉表求救。劉表命蔡瑁率領水軍相助,雙方於三江口展開水戰。從一開始,蔡瑁的水軍就被周瑜的水軍拖住。荊州水軍強大,天下共知,周瑜可沒想過與荊州在水上決戰。親率陸軍繞道武昌,直逼江夏。
黃祖派兒子黃射於城外應戰,被周瑜擊潰。江東大軍兵臨城下,江夏城岌岌可危。黃祖親自上城督戰,看著城下黑壓壓的一群兵卒,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大軍開始攻城,朱桓、陳武、賀齊三員大將率領士卒親冒矢石,攀爬登城梯一路往上。
江夏守軍堪堪抵擋不住,黃祖跌坐城頭。朱桓一聲大吼,將黃祖身旁的親衛喝退,來到黃祖面前哈哈一笑:“黃祖小兒,今日就是你的死期!”舉刀便砍。
黃祖之子黃射急忙相迎,三五合便被朱桓斬殺於黃祖面前。看著兒子的屍首,黃祖再也提不起打鬥的力氣,被朱桓一把抓住生擒活捉。江夏兵卒一鬨而散。陳武、賀齊開啟城門,周瑜大軍一擁而入,江夏城告破。蔡瑁得知江夏已破,擔心後路被阻,急忙命令水軍撤退,一口氣逃回夏口再也不敢出來。劉表急忙命自己的長子劉琦率領大軍救援蔡瑁。周瑜奪了夏口,活捉黃祖,完成了孫策的遺命也沒有繼續進軍。雙方罷兵。
此時孫策病死的訊息傳到江夏,眾人震驚。為了穩住軍心,周瑜嚴令不得外傳,立刻下令退軍。一直退守到柴桑,這才宣佈孫策的死訊,全軍掛孝,就在柴桑搭起靈棚祭奠孫策。朱恆悲痛,帶著哭腔問道:“將軍,我們怎麼辦?要不要殺回秣陵為主公奔喪?”
陳武、賀齊也都看向周瑜。周瑜沉吟片刻,看著几案上的虎符微微搖頭:“主公正是怕江東軍互相殘殺,才將我等派往江夏,決不可違背了主公的一片苦心,傳令三軍留守柴桑,沒我軍令不得妄動!”
一旁的魯肅微微點頭,等到朱桓幾人走後,找到周瑜。魯肅乃是周瑜的好友,來的時候並未說明自己是受孫權委派。進了周瑜大帳,魯肅對著周瑜一躬掃地:“公瑾一心為江東,雅量高致,肅佩服!”
“子敬兄何必如此!江東大難,我不能相救,何來雅量高致?”
魯肅擺擺手:“公瑾錯了,主公身死人人悲痛,若是此時公瑾率兵而回,必然是一場浩劫,而公瑾選擇留下正說明公瑾無私,如今江東之主乃是二公子,公瑾準備如何面對?”
“周瑜愚鈍,還請子敬兄提點!”
魯肅道:“人死不能復生,二公子禮賢下士,正因為此才得眾人擁戴,江東得以保全,以公瑾之才應該明白,江東新得,不可興起大的風lang,何不拜二公子為主公,以安眾人之心,也保江東安定。”
周瑜閉上眼睛,一臉的痛苦。孫權這幾年的動作他看的清清楚楚,如今孫策突然病死,雖然周瑜還沒有證據,但是,周瑜知道其中或多或少都和孫權有點關係。孫策乃是自己結拜的兄弟,死的不明不白他的心中始終放不下。然魯肅說的也對,若是自己率領大軍回到秣陵,又能如何?一場腥風血雨自然少不了,勝了之後如何?孫紹年幼,自己豈能做出董卓之舉。
將大軍交與朱桓,周瑜輕車簡從押著黃祖和魯肅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