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膛火炮最晚在元代出現。元代時已經制造出最古老的火炮“火銃”。炮的尾部有兩個方孔,可裝耳軸。明朝設有“兵仗”、“軍器”二局,分造火器,僅在正德到嘉靖年間製造的火炮就達數十種。“虎蹲炮”用鐵爪限制後坐,射擊時後坐不過五寸,能裝小鉛彈百個以上。“攻戎炮”裝在車上發射,便於騾馬挽曳,用鐵錨限制後坐。“無敵大將軍炮”重千斤,裝在車上,能裝鐵子五百個,擊寬二十餘丈。“毒火飛炮”、“飛摧炸炮”能發射爆炸彈。這種炮彈為鐵鑄空心體,內裝火藥及其他藥劑,並裝有將藥線,安放在竹管內的引信。發射時將彈丸裝入炮管,先點燃引信,後點燃炮管內發射藥,彈丸到達目標後爆炸。
火藥和火器西傳以後,火炮在歐洲開始發展。十四世紀上半葉,歐洲開始製造出發射石彈的火炮。十六世紀末,出現了將子彈或金屬碎片裝在鐵筒內製成的霰彈,用於殺傷人馬。一些國家開始用藥包式發射藥,提高了發射速度和射擊精度。並用裝滿火藥的管子代替點火孔內的散裝火藥,簡化了瞄準和裝填過程。
從火炮出現到十九世紀中葉以前,火炮一般是滑膛前裝炮,發射實心球彈,部分火炮發射球形爆炸彈、霰彈和榴霰彈。最初的線膛炮是直膛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前裝彈丸方便。這種火炮發射速度慢,射擊精度低,射程近。義大利人卡瓦利少校製成了螺旋線膛炮,發射錐頭柱體長形爆炸彈。螺旋膛線使彈丸旋轉,飛行穩定,提高了火炮威力和射擊精度,增大了火炮射程。線上膛炮出現的同時,炮閂得到改善,火炮實現了後裝,發射速度明顯提高。線膛炮的採用是火炮結構上的一次重大變革。
古代炮身透過耳軸與炮架相連線,這種火炮的炮架稱為剛性炮架。剛性炮架在火炮發射時受力大,火炮笨重,機動性差,發射時破壞瞄準,發射速度慢,威力提高受到限制。反後坐裝置,炮身透過它與炮架相連線,這種火炮的炮架稱為彈性炮架。彈性炮架火炮發射時,因反後坐裝置的緩衝,作用在炮架上的力大為減小,火炮重量得以減輕,發射時火炮不致移位,發射速度得到提高。彈性炮架的採用緩和了增大火炮威力與提高機動性的矛盾,火炮結構趨於完善,是火炮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重大突破。
因為龍飛得到來,和他對火藥的研究。帝國的軍械部在龍飛的指導下,早出了帶有膛線、反作用裝置的後裝滑膛炮。與別的兵器一樣,炮彈採用統一的銅製圓柱體結構,內裝火藥,前面是圓錐狀的彈頭,內建引信,為爆裂彈。基本上已經與現代的火炮沒有多大的差距。只是在製造工藝與未定型上有待提高。
特別是火藥的提煉,並沒精純。為了提升火炮威力,龍飛特意將彈筒加長,從而填裝更多的火藥,又將火炮的炮管延長,提升初速度。目前的帝國火炮炮管足有兩丈多長,每一發炮彈的尺寸都在三尺以上。底座也是鐵製,滑膛裝置龍飛用的是水壓原理,每一個大炮的身後都有一個巨大的水箱。
當這些大炮擺在虎牢關城下的時候,裡面的兵卒傻了,沒人知道這是個什麼東西。長長的一根管子用巨大的鐵棍支撐著,巨大的炮口對準自己的城牆。一群穿著不同衣服的兵卒在拿東西的後面一陣忙活。巨大的巢車豎在一旁,上面的兵卒不斷的揮動手裡的旗子。地下的大管子一上一下的擺動。
“這是什麼東西?”司馬昭問司馬懿。
司馬懿搖搖頭,他自然沒有見過。與別的兵器比較,這根本不像兵器,沒有鋒利的尖端,且體積巨大,看上去就很笨重。若是攻城錘之類的一個足矣,而關下足足四五個,且防止的老遠。何況上面也沒有防護措施。難不成龍飛以為自己的兵馬都是刀槍不入?
“不管是什麼?讓兄弟們小心防護,且莫讓龍軍靠近城牆!”司馬懿一邊下令,一邊仔細觀察。當年就聽說過龍飛有不少怪東西,嚇董卓的轟天雷,攻取朱提的大堆火藥。自己就很像弄些來看看那到底是什麼東西,可惜龍飛防範嚴密,就連身邊的人都無法輕易得到,更不要說自己了。
龍飛離著火炮老遠,他明擺著東西的威力,也知道其危險。雖然沒有經過正兒八經的試驗,以目前的冶煉技術,想要造出高質量的東西來根本不行。就這幾尊還是窮盡所有,從各地採買上好的鐵礦石,又以塞外人制造馬刀的技術演練出來。在常人看來若是做成兵刃,件件都是寶貝。
馬均最後一遍檢查了所有的東西,衝著龍飛點點頭。一個身穿校尉服色的軍卒大聲道:“啟稟陛下,一切準備就緒,請陛下下令!”
這些兵卒都是龍飛親自精挑細選,從各個部隊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