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就拿出二十兩銀子給我操辦這事。”
趙倩兒利落的說著,臉上有著藏不住的笑意,她拼著一股勁勸說爹賣地拿錢給未婚夫還債,如今未婚夫安然渡過危機,又體面的迎娶了她,還這般體諒她照顧孃家人,任何女子遇到這般事情,都得高興的不行了。
“二十兩都可以砌一幢大氣的宅子了,看來你爹孃哥嫂可就有福氣了。”張沁兒笑著恭喜著,在鄉下這種地方,能夠拿出二十兩來,確實是可以置辦出一幢大氣的宅子。
誰知張倩兒搖了搖頭,說:“哪能呢,這有了新房子,不得新傢俱來配?我嫂子這人最是討厭,說她好,她又不好,說她不好,又還行,總之我多受累,儘量滿足她了。”
張沁兒就抿嘴笑了,並不再接話,畢竟這是別人的家事了。
和趙倩兒又說了幾句話,就各自離開辦事了。
到了崔家門口,只見屋子附近的絲瓜架子已經枯敗了,不過還有兩個架子的葉子鮮綠著,黃色的花朵和嫩綠的絲瓜看起來生機盎然,這些應該是後面種的,破爛不堪的屋中看起來沒人,張沁兒就喚了一句:“有人在家嗎?”
不多時就從廚房走出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都是七八歲的模樣,渾身黑黑的,沾了不少灰塵的樣子,他們的手裡還拿著一個被炭火烤的黑漆漆的紅薯。
張沁兒認出這是崔家的兒女,崔老漢的婆娘在生了這對兄妹之後,由於產後身子虛,家裡又窮困的很,所以疾病纏身,前兩年就已經沒了。
如今家中只有一個十六歲的女兒在主持著家務,地裡的活則是崔老漢和崔老大崔老二在幹。
“你們父親和哥哥呢?”張沁兒溫和的問著。
這兩個孩子也認得張沁兒她們,只是顯得有些怯懦,低聲說:“爹和哥哥在地裡挖紅薯,姐姐在山裡撿板栗。”
“那你們誰去地裡叫一下你們爹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