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4部分

過於擔心,中國人的科技力量是擺在那裡的,他們再怎麼樣也就那樣,如果我們統一了白人,那麼其他種族的白人要麼跟著德國,要麼背叛我們跟著中國人,但是這樣一來他們的文化、姓氏、宗教恐怕就會被改變,我想他們是不願意的,另外打擊別忘了,歐洲主要的國家曾經都侵略過中國,難道中國人會放過他們嗎?因此這些國家只有跟著德國才有出路。”

凱特爾一直極力迎合希特勒,不過他也是有能力的,當初希特勒在橫掃了西歐之後決心進攻蘇聯凱特爾又表示了不同的意見,並提出了一份不要進攻蘇聯的意見書。希特勒對此毫不理會。從這時候起,凱特爾轉而處處迎合希特勒,1941年7月25日,海軍元帥雷德爾在一份意見書中建議在地中海海區實施軍事掃蕩行動,並加強北非的作戰力量。凱特爾為避免引起希特勒的不快,提請徹底修改意見書。

在東方戰役過程中,凱特爾毫無保留地同意希特勒撤掉那些功勳卓著的將領。他甚至助紂為虐,贊同處死許多高階軍官,而這些軍官的唯一罪名只是未能服從希特勒關於死守的命令。

在歷史上凱特爾一直到希特勒自殺那一天都是忠心的,包括被逮捕、審判,執行死刑,他的臉上毫無表情。

聽到凱特爾這麼一說,那些有些猶豫的人又轉而支援凱特爾,確實英美沒法相信,再說分享核技術,怎麼分享,那種東西不是三下兩下就能造的出來的。

已經升任少將的施陶芬貝格在一旁靜靜的聽著這一切,施陶芬貝格今年37歲,等他成年的時候,德國已經是任人宰割的戰敗國,為了尋找拯救國家的方法。施陶芬貝格選擇了從軍作為振興家族和德國的道路。1926年他加入了具有悠久傳統的第17騎士兵團(斑貝格)。他的軍官生涯開始於在德累斯頓步兵學校的培訓,在學校裡他通常是老師的模範學生。年輕稚嫩的面容並不能掩蓋施陶芬貝格的才華,1929年他以最優的成績從軍校畢業返回位於斑貝格的兵團,並在1930年被擢升為少尉。

希特勒1933年上臺之後,國家社會主義和衝鋒隊為施陶芬貝格的職業生涯提供了發揮才幹的空間。年輕的施陶芬貝格也被納粹所宣揚的國家社會主義和希特勒的“個人魅力”感染,成為衝鋒隊的成員,反對虛弱的魏瑪共和國。他對於帝**隊和民族運動之間的聯絡深信不疑。1936年施陶芬貝格全家遷往柏林,他也在柏林軍事學院接受了進一步的培訓(1936…1938),1939年被從第6裝甲旅調至總參謀部。

1939年當德國以進攻波蘭開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施陶芬貝格開始懷疑希特勒:在他看來希特勒不過是一個小市民,傻子指揮戰爭。作為帝**隊的軍官他陷入了兩種感覺的鬥爭中:一方面要在戰爭中證明作為士兵的價值,而另一方面他也意識到希特勒在軍隊準備並不充分下實行的“閃電戰”的危險性。希特勒的胃口愈來愈大:在成功地佔領了波蘭之後,1940年初開始攻打法國,一年之後開始進軍蘇聯。施陶芬貝格對於希特勒的“領袖才能”作如此評論:作為士兵我們首先得贏得戰爭(士兵的職責),當我們凱旋而歸的時候,我們要清除家裡的瘟疫(希特勒),因此他曾經極為擁護納粹黨和希特勒。

1943年春的一天早上,幾架美國戰鬥機從突尼西亞的一條海岸公路上空呼嘯掠過,將雨點般的機槍子彈傾瀉在德國的一列車隊上。卡車燃起了熊熊烈火,滾滾的濃煙飛散在沙漠上空。克勞斯·馮·施陶芬貝格倒在屍體堆上,施陶芬貝格上校是德軍中一個善戰的人物,很受非洲軍團司令隆美爾的欣賞,此刻他受了重傷,正掙扎著試圖保全性命。

施陶芬貝格立即被送往了慕尼黑的一家醫院,並得到了最好的治療。然而,他在這次襲擊中失去了左眼、右手和左手的兩個手指。他的雙腿也嚴重損傷,醫生們擔心他再也不能重新走路了。從死亡邊緣撿回一條命之後,施陶芬貝格決定戰勝殘疾。他拒絕服用任何止痛劑,學會了自己穿衣服、洗澡和用剩下的3個手指寫字。夏天還沒過完,他便要求回部隊。醫護人員對這位病人的頑強都感到十分驚訝。但是施陶芬貝格上校頑強的爭取康復並不是為了再替納粹頭子希特勒賣命,他打定主意要設法暗殺希特勒。他曾經擁護納粹,但是納粹的種族屠殺行為以及希特勒使歐洲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做法讓他感到厭惡。希特勒正在拙劣的指揮戰爭。在一次傷亡慘重的戰役之後,施陶芬貝格曾問一位朋友:“希特勒的大本營裡難道沒有一位軍官能夠用槍殺了那頭野獸嗎?”躺在醫院床上,施陶芬貝格意識到這件事應由他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