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工人,一切變得就簡單多了,另外這些猶太人還能為華夏培養無數的人才。
王漢章這麼一招直接讓中國的科技水平提前了二十年,如果不是王漢章這麼幹,那麼中國大概要二十年才有今天中國的科技水平,因為培養人才實在太漫長了。
猶太人的科技人才是千年以來在歐洲積累下來的,他們是歐洲各國的寶貴財富,歐洲近代文明的發展、猶太人的多災多難造就了這麼一大批科學家,王漢章說二十年已經是往自己臉上貼金了,真正的大科學家不是20年能培養出來的,這需要幾代技術的積累,需要幾代科學技術的氛圍才能培養的出來。
看看後世中國,成立了60年又培養了多少真正的大科學家,國內有幾個在科技上得過諾貝爾獎呢?貌似沒有,所以這些給了王漢章很大的刺激,雖然王漢章看不上諾貝爾獎,但是這個代表著世界最高成就的獎項,在中國國內居然沒有人得過,那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一些什麼。
第064章 羅斯福之死
受到刺激的裕仁現在迷茫了,之前他也領教過中**隊的厲害,也看到了中**隊是如何打敗日本從來不曾打敗過的蘇聯軍隊。
想來想去他也沒有個頭緒,因為他根本不能直觀的看到日軍和國民革命軍的差距,並不知道雙方的戰鬥力是怎麼樣的。
即便裕仁是日本的天皇,他所知道日軍的戰鬥力都是被誇大了不知道多少倍的,當然他也是知道日軍喜歡誇大的,只是平時他對此充耳不聞罷了。
“山本卿、東條卿,你們對帝國未來的戰略有何看法?”
山本五十六跟東條英機的關係一直比較緊張,這次他不打算搶話,讓東條英機先說。
東條英機沒有客氣,他說:“陛下,不用擔心,帝國不是那種小國家,不是中國人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中國的那些武器確實不錯,但是帝國跟中國是隔海相望,中國的海軍堅持不值得一提,相信山本君他們能夠輕易的幹掉中國的海軍,沒有海軍中國的陸軍再多,也無法對帝國構成威脅。縱觀歷史,要訓練出一支強大的海軍不是一年兩年就可以的,要建造現代化的軍艦更不是一下子的事情,技術需要一個漫長的積累時間,就算有技術,有熟練的技術工人,要建造比如航母在內的軍艦也需要1年多或者更長的時間。”
“再看那個什麼突擊步槍,和直升機都是小物件,我們只要能搞到技術圖紙,很快就能造一堆出來,帝國雄厚的技術人才儲備不是小小的支那能比的,帝國的人才何止十萬八萬呢!”
山本五十六也附和道:“東條君言之有理,中國人的那些東西或許厲害,但是在技術上並不難,我們在陸地上跟他們不接壤,他們的人口優勢要大打折扣,他們不可能光著屁股游到日本,游到菲律賓的。”
裕仁給他們兩一說,心中豁然開朗。一點都沒錯,日本只要保持強大的海軍,中國在未來二十年是難以超越的,至少十年內是沒辦法超越的,十年的時間內日本就有足夠的時間消化菲律賓等地,在科技方面日本本來就比中國強,有了十年的時間日本必然更加的強大。想到這裡,裕仁安心了不少。
不過本著以防萬一的心理,裕仁還是希望早點解決澳洲的事情,裕仁道:“美國那邊怎麼樣了?”
東條英機道:“陛下,美國人堅持讓我們退出澳大利亞。”
裕仁氣憤的道:“沒門,退出澳洲,我們不就面臨兩線作戰了嗎,朕不希望帝國要面臨這種不利的局面,德國人的下場已經說明了兩線作戰的下場,帝國只有七千萬人,美國和中國加起來的人口幾乎是帝國的十倍,要是帝國被夾擊,帝國必敗無疑。”
東條英機道:“那就開戰吧,我們不能再等了。”
裕仁點點頭,山本五十六想說什麼最終沒有張嘴,日本控制的地方看似很大,但是都是零零碎碎的島嶼,並不是一塊完整的大陸,所以龐大的澳洲是日本賴以生存的寄託,同時那裡豐富的資源也是日本必須的,石油到底有沒有現在還不知道,但是那裡有豐富的鐵礦,日本在就知道,所以拿下澳大利亞是勢在必行的,沒有任何事情能夠阻止日本的計劃。
第二天,日本在澳洲的部隊發動突襲,不過沒有對美軍構成多大的威脅,雙方只不過是自願性的停戰幾天,美軍並沒有鬆懈下來。
得知日本人有發動了進攻,但是日本的代表卻在跟美國代表談判,一切都像四年前一模一樣,羅斯福忍不住開罵,“該死的黃面板猴子。”
馬歇爾道:“不用擔心,總統閣下,這些日本人就會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