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淡定含笑,並未有什麼拘謹的模樣,她們暗暗想著這個表小姐都比二小姐訂得好,暗自腹誹王夫人虧待了二小姐。
王夫人自然是不知道她們心裡的想法的,讓陶若她們陪著文珠說話,她的妝容已經梳妝好了,王夫人領著三姑六婆們出去喝茶吃點心。
閨房裡很快安靜下來,文珠坐在床頭,頭上蓋在紅蓋頭,她隱約著能看清陶若她們的身影,陶若她們看不見她,謝清霞和王夫人一同出去了,屋子裡就剩下她們三個,外加一個婢女碧月。
沉默了一會兒,陶若道“恭喜珠姐姐,百年好合,永結同心,早生貴子。”文瑜跟著和她說著一模一樣的話。
文珠點點頭“謝謝。”心想。該恭喜的是你吧,別以為進了侯爺府就能榮華富貴了,以後有你受的。她姨娘說了,小門小戶才親近,大戶人家是非多,她才不喜歡參與那些是非了。
陶若她祝福了幾句就坐在一旁,也不理會文珠,兩人喝著茶吃著瓜子,腳邊放著炭火,她們說說笑笑好不開心。
而紅蓋頭下的人一大早起來折騰到現在連水都沒顧得上,還算碧月有眼色,給她倒了一杯水,又偷偷的塞了兩塊點心給她。
陶若看了一眼小心翼翼吃東西的人,並未裝作沒看見,而是提醒道“珠姐姐,聽說新娘子出門前是不能吃東西的。。。”
正吃得歡暢的人聽她這樣一說,嗆了一下,低頭咳嗽起來,碧月連忙給她順氣,倒了一杯溫水給她,文珠喝了一口,好些了才說“誰說我吃東西了,我不過是聞聞而已。”說完她恨不得咬了自己的舌頭。
陶若聽得笑了一下道“珠姐姐可真逗。”說罷和文瑜對視一眼,兩人無聲的笑了。
紅蓋頭下的人,羞惱得面紅耳赤,只是她們看不見而已。
不多久府門前放了爆竹,i吹鑼打鼓的聲音也不小,她們知道這是迎親來了。兩人起身開啟門,王夫人和三姑六婆們很快進來,王夫人讓謝清霞看著點,她要去大廳看看,
陶若和文瑜站在邊上,反正也沒她們什麼事,等了一會兒看見一身新郎裝得錢生,她心裡沒什麼感覺,只要紅蓋頭下的人不是她就行了。
錢生含笑給三姑六婆拱手作揖,引得三姑六婆們誇讚禮儀周到。
又是一陣吹鑼打鼓,陶若看著錢生揹著人出了閨房,她笑了一下,前世她也是被他揹出去的,不過她在他的背上,紅蓋頭遮掩之下落淚了,他們都沒發現,只有她知道她哭了,不甘願的哭了。
新娘子被接走,府上還是很熱鬧,親戚朋友都在,他們用了午飯才離開的,上午是文瑜被王夫人叫到身邊,讓她跟著招呼客人,陶若一個人坐在角落裡看著長袖善舞的謝清霞出神。
送走客人府上安靜了許多,陶若回了園子靠著軟榻休息,下午又繡了花樣。
文珠回門沒幾日,安國候府趕在年前準備了禮物問名,兩人八字相合,問名屬吉兆,第三日就遣媒人準備禮物上門納吉。
總之,陶若和司馬玦的親事,在年前就定下了日期,定在三月下旬。安國候府的禮金豐厚,聘禮隆重。
王夫人看著聘禮開始犯愁,若是她的嫁妝太寒酸了,肯定會被取笑,而司馬家的聘禮隆重,她要是跟上禮金,就得花費一大筆銀子置辦嫁妝。
王夫人現在最愁的就是銀子,看著儲蓄越來越少,她肉疼啊,沒辦法把幾個不掙錢的店鋪買了,她得了一筆銀子應急,反正留著店鋪也掙不了錢。
陶若沒想到在年關時她還能得了三個店鋪,心想王夫人這是真的走投無路,讓嫁妝給壓著了。
說到底,還不是她弄的,陶若笑了笑,心安理得的收下三個店鋪,讓掌櫃的過年之前休整休整,明年就開業。
除夕的夜晚在花廳用飯,陶若依然和文瑜坐在一起,飯桌上又少了一個人,少了個文珠,聽說她過得不錯,這是樂姨娘說的。
陶若想,要真是過得不錯也就好了。
吃了年夜飯她們各自回園子,天冷了都睡得找,陶若踩著積雪在岔路口頓了一下,道“乳母先回去吧,我走走就回去。”
乳母點點頭,把燈籠給她,又把手籠給她戴著,道“小姐小心些,下雪天地上滑。”
她點點頭,提著燈籠。踩著積雪咯吱咯吱作響,走著走著到了假山處,湖面已經結了一層厚厚的冰塊,她提著燈籠站著,想著以前和他在這兒偷偷幽會,那時她一定沒想到費盡心機的接近他,得了他的心,最後還是抵不過他想要的榮華富貴。
說到底,一切都是幻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