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她安置在這樣一處極為隱秘的地方,其意思不言自明,是出於保護她的必要。
不過轉念又想到,陸柔生得這般漂亮,如花似玉的嬌美人,只要身為男人對她都會心動。他們二人難道企圖對她有不軌的行為?但只要我有一口氣,絕不容他們詭計得逞。
李棟見杜雨橫身擋在陸柔身前,知道計策已然生效,心裡也就放心了。對杜伏威一偏頭,道:“我們走!”
杜雨喝道:“哪裡去?”
“保護好陸柔。我們去辦一件大事。要不了多久我們還會回來的。”李棟的意思是辦了重要的事以後,會回來看望他們。拜託杜雨不要讓陸柔有什麼閃失。
而杜雨出於先前已經對他有了一定程度的成見,便以為他們還會回來找陸柔和自己的麻煩,他們彼此之間的誤會進一步加劇。
走出院子以後,李棟才把杜雨是什麼樣的人,告訴了杜伏威。又說:“其實杜雨活得很累。他既想殺掉我們,為章丘城百姓出一口惡氣,又想保護我們,所以才將知世郎派來跟蹤我們的兩名斥候宰掉。現在他保護著陸柔的安全,心理上會好受一些。由他保護陸柔,我們也可以放手一搏了。”
杜伏威點點頭,承認李棟分析得很正確。不過杜伏威與他交往不多,對他了解並不深刻。
過了一會兒,李棟又問:“章丘三位縣官,你打算怎麼處置?”
杜伏威知道,李棟心裡已經有了注意,但礙於自己是主審,含蓄地旁敲側擊,而不是直接命令自己該如何去做如何去辦。
第027節:利益生歧義
李棟和杜伏威雖然都被章丘城人看作叛賊,但他們二人的情況大不相同,或說是有著天壤之別。
先從杜伏威說起。他本是章丘的一名府兵,建功心切,自告奮勇去齊郡請張須陀的救兵,救兵沒有請到,卻陰差陽錯帶回一夥山賊。章丘被杜伏威及山賊的合圍之下成功救回,他卻被縣尉設計陷入大牢。
杜伏威對章丘有恩,章丘卻對他恩將仇報。不是李棟請出杜雨救他脫離苦海,估計現在是生是死還是未知。
亂世之中人心瞬息萬變,為了自保,也為了發展自己的勢力,杜伏威不得不開啟章丘城門,引知世郎進城,方便新舊兩種勢力此銷彼長之際混水摸魚。至少不會像陸離兒和縣尉掌控著章丘那樣,以囚犯和通賊的身份無家可歸四處躲藏。
如果計謀運用得當,也可以順手鏟除了知世郎,將他的役兵收歸己有。建立一支十萬兵馬的大軍指日可待。聚眾起義,嘯傲綠林,振臂一呼而響應者眾。從此便可揚眉吐氣,熙氣指使,狠狠體會一下做首領的滋味。
杜伏威是個具有一定野心的人,他主要追求獨霸一方而不是號令天下。憑章丘這一彈丸之地的兵力,讓他縱馬馳騁,問鼎中原,他還沒有這個膽量,卻很樂意做一個割據一方的霸主。
但同時他卻從李棟身上看到了一種大氣,一種打死自己也學不來的王者風範:處變不驚,靈活多變,不拘一格,忍辱負重,對人照顧有加,使人不得不佩服。
李棟雖然也被章丘人罵作賊,他有自己解釋不了的苦衷。因為李棟從一開始就陷入了陸離兒和知世郎雙方的連環計之中。
對陸離兒和陸柔,李棟出於真心想要保護他們。一個願意將女兒下嫁自己的人,無論李棟對他有多麼仇恨,從陸柔身上說,他對陸離兒也恨不到哪裡去。何況父親李渾還在他手下任職。在隋唐極為看重出身,如果娶到陸柔這樣一位出身的女人,在普通人眼裡,可以為身份添一層光環。
對於知世郎王薄,李棟與杜伏威有著一樣的心思,也有奪取其十萬大軍為自己所用的念頭。但李棟身為穿越者,瞭解隋末各種勢力之間的你銷我長的前因後果,比杜伏威有著更為深遠的目光。
將知世郎的大軍奪到自己手中以後,有兩種去路。一種是像杜伏威一樣拉著隊伍進山,去做山賊那個最有前途的職業。但這樣以來,面對的將是張須陀,這位隋末赫赫有名,勇武雙全,卻又像杜雨一樣對大隋有著極深重感恩之心的人生死對決。
此時不堪生活所苦的農民起義大軍剛剛有所苗頭,隋朝實力仍然非常強盛,隋煬帝楊廣徵得二百萬攻打高句麗。只用分拔出來十分之一,知世郎草草收攏的義軍,根本沒有與大隋正規軍作戰取勝的可能性。
而進山做山賊面對的境況將會非常艱險,無異於樹起一個箭靶子使大隋各種勢力對自己進行剿滅。隨後便陷入打不完的仗,滅不完的勢力這種無休無止的戰爭之中。萬一不留神,一次戰敗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