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4部分

上,他給的條件我接受。不過,他既然承諾了,拜託他就一定要踐行,不要失言與天下。”

長孫氏徹底弄不明白了,輕輕從李世民懷裡掙脫出來,看著他因激動而放紅光的臉,問道:“你把話講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現在還不是告訴你的時候,將來你一定會知道真像。你就是回去,也不能向他說我明白了他的心意,只用告訴他,我接受了他的條件,只這一句話就行,多說不僅無益反而有害。”李世民把詔書舉得高高的,十分自信,一幅大局在握的躊躇滿志。

長孫氏也樂壞了,畢竟李世民同意接詔書,不但不被李棟砍腦袋,還有一任丞相可作,保住一條小命暫時死不了。他只要從囹圄脫離,憑他的聰明才智,還不至於被人家玩死。

“那好,奴家這就回宮去了。”長孫氏依依不捨,不忍離開李世民而去,與夫君見面的時間太短了,幸福的時光總是太短暫。可是毫無辦法。她不離開驛站,不去向聖上稟報情況,李世民只能繼續呆在驛站。想到這裡。她只得狠起心腸離開驛站。

李棟聽完長孫氏的稟報,十分滿意,李世民肯定知道了自己的苦心。他是聰明人,知道哪些該說,哪些不該說,不該說的說了,一定會惹麻煩。他現在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他張揚個性還不是時候,只有夾起尾巴做人,慢慢把名聲做大。在他慢慢把腳步站穩的時候。他慢慢就接受了命運的安排,那時候讓他張揚,他也不會張揚。聰明人在條件不利的時候,最會保護自己。在條件合適和大環境需要的時候。他們才會振臂一呼而響應聲眾。現在大環境對他不利,自然先保護自己。

不過這只是改造李世民的第一步,接下來還有措施對付他,必需把他的銳氣磨平,才能安安全全的為自己所用。沒有用不了的人,只有不會用人的皇帝!

李棟的眼睛直盯盯地看著長孫氏,她心裡直發毛,生怕李棟突然提出無理要求。要她今晚侍寢,那就壞菜了。他若真提出這個要求。自己從還是不從?長孫氏左右為難。

看了一會,李棟說道:“孤近日要迎取新人,你是過來人,在這方面的經驗,要比她們新嫁娘多一些,不防到濟民當幫一幫顏家姐妹的忙。”

長孫氏長出一口氣,心說好懸好懸,只要不讓侍寢,做什麼事都行。李棟讓親兵帶路,把長孫氏引到濟民當鋪裡。

處理完李世民的事,李棟心中的沉重也落了底,渾身上下從裡到外都非常輕鬆。有幾天沒有見到兒子了,李棟便讓莫言帶路,到東宮去看看陸柔,順便也告訴她一些事情。

陸柔見到李棟,還是有些意外,大唐剛剛建立,李棟有很多事要忙,沒料今天他還是來了。二人坐在一起,閒聊了一陣子,陸柔問:“前段時間,聖上說要為太子李制尋一個博古通今的老師,幾個月過去了還沒有訊息,難道是聖上政務繁忙給忘了?要知道……”

李棟果斷打斷了陸柔的話,沒讓她把話說完,抱歉地說道:“傻瓜,這事我怎麼會忘?任何事都可以忘掉,關係江山天下將來走向的大事,孤豈會輕易忘掉?現在之所以還沒給制兒把人找來,是那人沒按預期中從長安回到洛陽,這才一再耽誤。這人若給咱們的制兒作太子太傅,放心吧,一定比我治理得還要好。”

李棟不禁就想起了鐵脖子魏徵,不怕死的魏徵。天下人知道魏徵是一名諫臣,只要皇帝做得不正確,他都會據理力爭,一定要皇帝改變錯誤的做法才罷休。

魏徵實際上首先是一名出色的歷史學家和思想家,然後才出色的政治家。如果他沒有從歷史發展的長河裡,掌握歷朝歷代興亡勝衰的演變規律,又怎麼能把握得了新朝的走向?又怎麼能把握得了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魏徵如果從根本上就是錯的,一再堅持到底,只能是錯上加錯,把歷史引向無盡的深淵。魏徵就是因為站在歷史最高處,風景的最美處,才能堅持永遠正確。或者說,魏徵的眼光超越時代很遠的距離,才能看得清眼前重重迷霧,看出謬正對錯,才一直堅持正確,並逼著皇帝改變錯誤步入正道。

長安已破,大軍撤回,徐世績和賈雄沒有露臉,魏徵也下落不明。他們三個人,到底是死是活?如果是活著,到哪裡去了?魏徵是看穿歷史走向的人,不應該因為李淵敗自己勝,而不支援自己啊?徐世績和賈雄更不應該不出面,他們二人可是自己從瓦崗派出去的人,真是奇怪。

想不清裡面的曲折,李棟便沒有繼續想,反過來對陸柔歉然一笑道:“再過幾天,八月十五這天,我要同時迎娶四名妃子,皇后只有你一人。希望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