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少點事。”
嚴筠覺得範安陽嫁杜雲尋是好事。但有杜大少奶奶那樣一位妯娌卻非幸事,只是杜家兩兄弟如今都有官身,杜雲啟此事更是立了功,想來得個實職不難,她爹說,杜雲尋和阿昭兩個是有才之人,他原是憂心阿昭將來若嫁個不識文墨的男人為妻,豈不生生埋沒了她那一身才華?
幸而兩家長輩將這兩個湊成對,杜雲尋是個護短的,從她爹被徒弟賞了那麼久的冷臉,就知他絕對是個護短的,連趙褚也沒得過他的好臉色。
她不知杜相對這個孫子有何安排,不過杜大少奶奶肯定要隨夫而行,要是杜雲啟外任,她便不會留在京中,對阿昭來說是件好事。
因為杜雲尋這般護短,杜大少奶奶欺他,他尚能忍,若欺到阿昭頭上呢?只怕到時候就是他哥也扛不住弟弟的火氣吧?更別說杜雲啟這次能立功,也是因杜雲尋之助。
嚴筠雖與杜大少奶奶相識,但論親疏,自然是範安陽較親,嚴筠自是為範安陽考慮周到。
範安陽受教,又對墨香她們三申五令,要她們嚴加管束院裡侍候的人。
杜大少奶奶院子另一邊的住客,可就沒這麼多顧慮了!
那家是自西南迴京述職的縣令夫妻及其兒女,古縣令連著三年考績優良,老岳父和家裡長輩於京中為他走動,今年返京述職後,可能要留在通州就近任縣令。
縣令品秩雖不高,但從偏遠的西南下縣縣令,一躍而為通州府的上縣縣令之一,可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了!
為此,古縣令難掩得意,尤其這一路行來,各驛站、驛館訊息靈通,都知他將高升,巴結討好者眾,把他捧得有些得意忘形,不料一到通州驛館就踢到了大鐵板。
一家子連同侍候的幾十口人,全得擠在兩個小院子裡,古縣令的長子與麼兒本是抱怨連連,後來發現驛館裡新來的這一大票人,竟是姚都指揮使帶隊,他們便收了聲,反是跑去跟姚都指揮使的親兵們套親乎。
古夫人看著自家分派到的院子也是嫌棄著惱,可是古縣令不過一區區從七品,如何能與正二品的都指揮使相抗?
不過旁邊這院子聽說住著的是,一對尚無實職的小進士夫婦,聽那少婦在院中大聲抱怨,古縣令放下茶碗,不禁搖頭,“這是那家的媳婦兒,出門在外,這般大肆抱怨,也不怕給她相公招禍!”
話峰一轉,指桑罵槐的要妻子得將女兒教好來,還有給兒子相看媳婦時,千萬要當心,可別給兒子們娶個像隔壁院子那樣,口無遮攔的女子回來當媳婦。
古夫人把抱怨的話給嚥了下去,訕訕的道:“相公說的是。”
屋裡頭,年初方及笄的古姑娘看看爹,再看看娘,起身給爹孃沏茶,笑著為雙親送上冒著熱氣的茶盞,見父母接過茶,方才勸道:“許是自小就養尊處優的名門千金吧!這院子這般窄小,就連咱們這苦慣了的,都覺委屈,更何況那些貴千金們呢?”(未完待續)
ps:天氣多變化,大家要小心保暖啊~
第三百七重十章 重返京城 四
    她可是打聽過了,驛館裡住著的,可不只她們古家和隔壁的杜家。
    古姑娘卻是不知,她家旁邊兩個院的住客是一道來的,雖然古家人到得較早,與姚都指揮使的人前後腳到驛館,但因姚都指揮使官階較高,且是奉御命行事,驛丞等人自是先為他的人鞍前馬後。
    通州驛館本就往來者眾,佔地廣闊客院數十,奉姚都指揮使之命前來的親衛是個老道人,做事是滴水不露的,都指揮使身邊帶著的軍漢們,火裡來水裡去,住什麼屋?有塊不受風的地兒給他們,他們就樂呵得諸事自理了!
    可這回出門,不止都指揮使的親戚,還有範傅及杜相的孫女們,還有個小曾孫女哪!有女眷跟著,怎麼能輕怠呢!聽都指揮使說,這回,,還得請範傅在皇上跟前遞個話,更需杜相在朝堂上幫著敲邊鼓,再怎麼著都得把這兩家的女眷招待好。
    不過他們也不能過份了!把所有好院都給佔了,總得留些給別人用。
    所以古縣令一家才能分得兩個位置、屋都不差的院。
    古姑娘安撫好爹孃,便帶著丫鬟往下人和姨娘們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