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妃及其孃家皆已伏誅。”
都死了?這麼快?皇帝沉吟片刻後問,“那三王妃所出之子……”
那可是正室所出的嫡子,雖然她害死了三王子,但那孩子的身份擺在那兒,楚明心若帶著孩子回去,還得屈居於其下,不必等到他長大,此二子間便是不死不休的局。
做為楚明心的叔父,他無法眼睜睜看著侄女孤兒寡母,孤零零在東靖國被人欺負,就算她曾讓宗室丟臉,她仍是楚氏女,身為大燕皇帝,也容不得這種事情發生。
使者聽翻譯翻完大燕皇帝的話,不禁露出苦笑。
“請陛下不必擔心,說起來還真是天理昭彰報應不爽。”
原來三王妃作局害死了自己的丈夫,餘下的毒藥便讓心腹丫鬟拿去處理掉,不想這丫鬟之前與侍候三王妃兒子的奶孃起爭執,那丫鬟拿到毒藥後,就想這藥這麼好,扔了浪費,不如就物盡其用,除掉那個討厭的奶孃,奶孃沒了,府裡要再找奶孃,正好她嫂子才生了孩子,奶水充沛,若能補上這個缺,家裡的日子可就好過了!
再說,能成為小主子的奶孃,日後一家子的前途都不用愁了!沒看就連三王妃都得對奶過三王子的奶嬤嬤禮遇嗎?
只是她萬萬沒想到,奶孃是中了毒,但她在不知自己中毒的情況下,給小主子餵奶,毒藥經奶水進了小主子的體內,雖然只是少量,但他畢竟是個幼兒,如何受得住毒性?
於是,小主子毒發身亡,奶孃都還沒毒發,看小主子在自己懷裡痛苦的抽搐斷了氣,奶孃自知闖了禍,便拚命往外逃。
正好那時東靖國國王接到訊息,楚明心逃往大燕,在其身後有一隊人馬,不斷的對其進行狙擊,出手狠辣幾欲置其於死地,國王懷疑三王子的死有問題,派人前往三王子府,宣昭三王妃進宮。
不想才到王府,就看到王府侍衛追著一名婦人,婦人七竅出血卻仍拚命往前跑,看到婦人的樣子與三王子死時的情況相仿,國王的侍衛便出手相救,但仍是回天乏術,侍衛查其身份後,得知是三王子長子的奶孃。
侍衛回稟皇帝后,進王府搜尋,赫然發現小主子已死,沿線追查下去,才揪出三王子死亡真相。
翻譯官翻完這一大段話,便低頭不語,御書房裡落針可聞,眾人不約而同的長嘆一聲,還真是天理昭彰報應不爽啊!
三王妃為其子除其夫,追殺楚明心。不願讓她生下三王子的孩子,怕她的孩子日後跟她的兒子爭,卻沒想到,她的兒子會夭折,還是她的心腹下的毒手!
只是這麼一來,皇帝就沒有理由拒絕東靖國國王的要求了!
三王妃所出之子已死,楚明心的兒子就成了三王子唯一留下的子嗣,東靖國國王是不會答應讓孫子流落在外。
然而,楚明心不是和親嫁去東靖國的,魯王把女兒嫁給東靖國三王子作妾。事先不曾同皇帝打招呼。皇帝對魯王把女兒嫁到東靖國並無意見,但作妾?楚明心雖為再嫁之身,但她終究是宗室女,就算是給一國王子作妾。仍是矮人一截。無異是把大燕宗室的臉面扔在地上讓人踩。
之前他不知道。倒也還罷了!現在嘛!既然東靖國國王想把三王子遺腹子接回去,就得給楚明心相對應的身份。
東靖國使者聽翻譯說完皇帝的要求,只沉吟片刻。回道,“這事關重大,請容下臣讓人快馬回國請示國王,再做回覆。”
皇帝自然允諾。
於是在魯王一家還在為要不要送楚明心母子回東靖國時,皇帝已同東靖國國王開出條件,要接回楚明心母子,可以,要立楚明心為三王子正妃,待其子承爵後,升格為太妃,以便她養育三王子遺腹子。
東靖國國王知道訊息後,立刻就點頭同意了。
要封曾為三王子妾室的楚明心為正妃,在東靖國並未引起討論,畢竟三王子已死,害死他的正妃一家也已經死了,三王妃生的長子也死了,給育有三王子遺孤的楚明心一個正妃名份,好讓她能安心把兒子養大,大家都覺得是應有之義。
楚靜姝從丈夫口中得知訊息,便一直沉默不語,王子看她不語,也不擾她,徑自坐在旁邊翻看她從大燕帶來的棋譜。
良久,楚靜姝才開口,“這麼一來,我在東靖國也就有伴了!真好。”王子點了點頭,又埋首棋譜中,但他的心思卻有些起伏。
東靖國的王子裡頭,三王子曾是有望問鼎大位的王子之一,他一死,原本支援他的人便成其他王子極力拉攏的物件,這些人原本是把希望寄託在三王子的長子身上,不想這孩子福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