娌親善,這可是旁人家沒有的好福氣哪!”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老太太聽了心裡高興,臉上笑成了菊花。莊頭太太又拍捧了老太太好一番話。然後才提醒老人家。人家族長只交代照看謝家姑奶奶,可沒要人照看黃家一家子。
老太太乍聽此言,心裡有些不喜。後又想到,人家特意來交代,怕是對二孫子夫妻生煩了吧?罷了,老三夫妻有貴人照應,總比都沒有的好,還是把二郎夫妻約束好,別讓他們跟著去生事。
老太太其實沒想太多,自家是莊戶人家,祖祖輩輩都是種田的,大字不識一個,連去城裡做事,都還被人嫌棄,二郎當初進京做事,要不是二郎媳婦的兄弟護著,怕是早就把小命給交代了。
就算真讓人給他們謀了差事,他們能做多久?別跟村頭王大爺家的孫子一樣,被惡客打斷了腿,東家意思意思賠一兩銀子,就把人扔回來的好。
自家條件太差,老太太年紀大了,不敢妄想太多,讓莊頭太太這麼一敲打,就打定主意不讓二郎夫妻再往京裡去糾纏相府。
謝春意送莊頭太太出去,邊走邊道了謝,她不知莊頭太太知道多少,只訕訕的請她代向二少奶奶回話,待府裡定好日子,她就帶丈夫同去。
莊頭太太笑著應下,離開黃家時,正好遇上從田裡回來做飯的黃大嫂和黃大太太。
雙方打了招呼,就分別離開,黃大太太看到三媳婦站在門口,便問,“她來做啥?”
謝春意接過婆婆手裡的斗笠和布巾,拿著斗笠幫婆婆搧風,“相府的大少奶奶從任上回府,途經老家,杜家族長託她照看我,來問我幾時方便,讓我帶相公去府裡小聚。”
大太太點點頭道,“既然如此,那你就和老三走一趟。”謝春意應諾,跟著婆婆進屋,侍候她更衣,然後跟著婆婆去廚房做飯。
黃大嫂徑自回房,換下被泥水弄溼的衣物,坐在屋裡拿著把蒲扇有一下沒有一下的搧著風。
原以為按照老二夫妻那死纏不放的德性,杜二少爺肯定受不了,會早早鬆口應下幫他們,沒想到人家還有避不見面的招數,真是太可惡了!
好不容易有這個機會往上爬,就這樣放過嗎?
另一方面,黃二嫂在田邊喝水,大囡囡和二囡囡姐妹坐在她旁邊玩著,大房的兒子跟在大郎身後,步履蹣跚的走在田地裡。
兩個年紀與她相仿的媳婦,提著食盒邊說笑邊朝她走來。
“二郎媳婦!”
“二嫂嫂。”
黃二嫂抬頭一看,原來一個是旁邊那塊田地姚老頭家的媳婦,另一個則是族裡六長老家的媳婦。
“你們來送飯啊?”
“是啊!”
說著便坐在黃二嫂身邊,“二嫂啊!你之前怎麼老不在家啊?跟我二哥上哪兒去了?”田裡正忙活的時候,村子裡家家戶戶都是全員出動,只有像黃老太太那般上了年紀的,才會留在家裡。
記得去年黃老太太還跟著下田,不過年初時,老太太大病一場,還沒完全復原咧!所以今年老太太就都待在家裡,沒有到田裡來,六長老家的媳婦作勢往田裡張望了下,“咦,怎麼沒看到你們家新媳婦啊?”
“是啊!”
“哦,她待在家裡陪老太太,你們也知道,老太太身體不好。”
“那是。”閒聊了一會兒,又來了幾位嬸子,也是提了食盒過來送飯的,大夥兒說笑了一陣,忽然有人問,“二郎媳婦啊!聽說你哥幫你們家二郎謀到差事了啊?你不跟著去京裡享福,還跑到田裡來做什麼?”
我哥?黃二嫂愣怔了下,搖頭否認,“沒啊!我家二郎幾時謀到京裡的差事了?誰說的?”
“還能有誰?自然是你大嫂嘍!”
“唉,你到京裡去享福。可別忘了咱啊!”
“對對對,往後咱們要是進京去,就可以借住二郎媳婦家了嘛!可就不用趕著回家,可以好好玩個夠了!”
“聽說拍賣樓最近又要開拍賣會了,唉!要是咱們也有錢去就好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似乎是把黃二郎謀到差事的事,給遺忘了,黃大嫂和大太太提著食盒過來,跟大夥兒聊了幾句,大家便各自散去。黃二嫂原以為不過是聊聊而己。沒當回事兒。
不想下晌,陸續有人找上黃二嫂,無一不是託她,跟她兄弟說一聲。要是有什麼好差事。可別忘了她們家的人云雲。
一開始。黃二嫂是挺得意的,不過也有些心虛,因為她們去京裡。是去杜府,不是找她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