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女官明面上是太后的人,但其實為皇后效力,蘭妃與皇后親近,自然是知道此事,大公主當初棄皇后就太后,就把這嫡母得罪狠了。偏偏還不自覺,一再的作死,現在竟然敢打蘇女官,這簡直是嫌自己死得不夠快了!
小宮女怯怯的道,“奴婢聽慈和宮裡的姐姐們說,大公主臉上長了不少痘子,您才回來不知道,大公主為了這幾顆痘子,可把身邊侍候的姐姐折騰慘了。”
皇后聽小宮女細細稟來,她們在西山避暑時。大公主在宮裡頭瞎折騰的事蹟。蘭妃邊喝著綠豆薏仁湯,邊聽著這頭的對話,聽著聽著忍不住就笑了,虧得嘴裡的湯水已經喝下去了。才沒當場出醜。
“你啊!都當祖母的人了。”皇后嬌嗔著。蘭妃掩袖輕笑。
“妾身記得。大公主在您這兒時,那肌膚可是養得極好的,怎麼去了慈和宮。竟然就長痘子啦?”
皇后沉吟片刻就想明白了,還能是如何,“可見得當初教她的東西,她是左耳進右耳出,完全沒往心裡頭去,也就難怪她現在要受累了。”
身為嫡母,皇后把公主們一視同仁對待,該教的,該學的,一樣不落的全教了,但有人不識好歹,不用心,現在吃苦頭,能怪誰呢?
蘭妃指了二公主姐妹道,“瞧見啦!娘娘教你們的東西,就得好生記著,可別跟你們長姐學。”
“是。”二公主忙和三公主起身應諾。
打發走兩姐妹,蘭妃才正色對皇后建議,“事情也過去一年了,陛下的氣也該消了吧?”
“你是說?”皇后用完了消暑湯,把碗交給宮人。
蘭妃笑吟吟的建議,“大公主畢竟是青春年少,縱她有孝心,咱們身為長輩的,也不好真叫她就此一輩子不嫁人吧?”
皇后沉吟片刻,若有所思的頜首,“你說的是。”
皇帝因氣惱大公主,金口玉言給長女封號,又直言她要一輩子不嫁為太后祈福,實是有些衝動了!太后還不知千秋幾何呢!他卻早早斷長女的姻緣路,她不嫁要為太后祈福,那叫二公主她們怎麼辦?也跟著長姐學嗎?
皇后可捨不得女兒不嫁,就為了給太后祈福,蘭妃亦然,楊家和范家不對付,她才捨不得自己女兒,為了太后終身不嫁呢!可是大公主就像個攔路石擋在哪兒,叫她們把張羅女兒的婚事,都有些忐忑不安。
而大公主在慈和宮拚了命的折騰,為的是什麼?宮裡都是精明人,誰看不出來,大公主拚命往太后跟前湊,就是盼著太后開口,給她賜婚,讓她能風光出閣,也只有太后開口為她做主,皇上才不好堅持原意。
雖然滿宮裡的主子、宮人及宦官們都看得明白,不過都沒人願意開口提點大公主一二,不為什麼,看看皇后是怎麼待大公主,而大公主又是怎麼回報皇后的,誰還會犯傻的去提醒這麼一個不知感恩圖報,反恩將仇報的人?
“只是太后在氣頭上,怕是很難讓她老人家改變心意吧?”
蘭妃暗撇嘴,只要懷王一日沒被封為東宮,襄城侯世子夫人做不成皇后,太后就永遠都在氣頭上。
她不止一次暗想,如若當年,先帝不曾攔阻楊元露為太子妃,她就算成了皇后,會不會也生不出兒子來?要知道楊元露只生一女,就再不能生育了。
看看先帝,因立了楊氏為繼後,子嗣有多稀少,兒子就皇上一根獨苗,楊氏太后雖生了二女,可也沒生兒子哪!
楊氏太后就因為生不出兒子,所以宮中嬪妃只要有孕,就會被她下手除去,先帝一開始是不知道,此女心性如此狠辣,後來發現了,索性就絕了她再育的希望。
先帝不知道,自己此舉,竟是意外的保下了當今的小命。
蘭妃想了想轉頭對皇后建議,“大公主思嫁,一直讓她在宮裡熬著,只會惹太后生氣,讓太后的病況加重,倒不如尋個由頭,把大公主許出去,一來她終身有了著落,就算要折騰也有個盡頭,二來也好讓太后就此安心,能好生養病。”
宮裡誰不盼著太后快快嚥氣?但這話不能說出口,還要全心全意的保她老人家康健才成,不然一個孝字壓下來,言官的唾沫星子能淹死人的。
皇后心道也是,大公主不嫁。二公主姐妹就要被她給耽誤了。
只是這人選,把她嫁到誰家去好呢?
文官世家是甭想了!
她不想與這些人家結仇。
勳貴權爵中有什麼人選,能尚公主的?
皇后從頭到尾都沒打算讓大公主如願,讓踩著自己的人好過?皇后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