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大友舊臣們,也沒有任何的反對。
足利義昭的話很簡單,戶次鑑連兩人是難得的人才,所以為了消滅逆賊織田家,恢復幕府的榮光,戶次鑑連兩人應該改仕毛利家,以為幕府效力。
好吧,難道在大友家的話,就不能為幕府效力嗎?嗯……當然可以,但誰讓大友家被毛利家擊敗並且降服了呢?勝利者總是擁有足夠的話語權而且還佔據著正義的位置。當然了,硬要說的話,依然還是大友家臣的戶次鑑連兩人,顯然毛利元就是不可能放心讓他們身居要職的。
於是,在大友家的人沒有反對,同時也在幕府將軍足利義昭的見證下,戶次鑑連和吉弘鎮理正式入繼了井上和本城家,改名為井上元鑑和本城元鎮,並向毛利家家督毛利輝元行了家臣之禮。
嘛,順便一提,早在1546年也就是毛利元就49歲的時候,就已經將家督讓給了自己的長子毛利隆元,不過在1563年的時候,毛利隆元被刺身亡,於是毛利元就就讓毛利隆元之子,年僅11歲的毛利輝元繼承了家督。
隨後,毛利元就就派其他人將小早川隆景接替回來,開始著手準備進攻織田家的事情。他們已經落後太多了,可不想再繼續落後下去了。
順便一提,在得知自己昔日的得力家臣改仕毛利家後,大友宗麟並沒有任何的反應,彷彿在隱居之後,大友家就和他沒有任何關係了一般。不過他也沒有閒著,在得到了毛利家的支援後,他正式接受了洗禮成為了天主教徒。
第六百八十一章:毛利家在準備(1)
井上元鑑和本城元鎮的出現,讓毛利元就對於未來和織田家的戰爭更加有信心了。在他的心中,這兩人無疑是輔佐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最好的人選。吉川元春英勇善戰,但雖然已經40歲了,但許多時候依然會有些衝動,而如果有井上元鑑這位67的老將輔佐,就算沒辦法阻止吉川元春,但最少也能幫他擦擦屁股。
而小早川隆景卻和吉川元春正好相反,繼承了毛利元就智謀的他,絕大部分的時候都喜歡用謀略解決問題。但有些時候,太過於注重謀略的話,反而會忽視掉正面的戰場。讓本場光鎮這位年僅22歲的猛將輔佐,再加上冷靜穩重的清水宗治,簡直就是完美。
不過,毛利元就可不會認為多了兩名大將,再加上搞定了大友,毛利家就一定能夠戰勝織田家。雖然以毛利、武田、上杉三家為主導的織田包圍網非常強大,但織田家展現出來的實力,讓毛利元就對現有的力量並不是太滿意。
理由也非常簡單,雖然看起來毛利、武田、上杉、三好、本願寺等勢力聯合起來後非常的強大,但多勢力組成的聯軍本身就不識太穩固的存在。就好像之前足利義昭組織的第一次包圍網,就是因為本願寺和攝津、丹波諸多豪族沒能夠形成統一的指揮,最終功虧一簣。而等到他們有了統一的指揮時,面對的已經是準備非常充分的明智光秀了。
還有一個更加嚴峻的問題,那就是織田家的持久戰鬥力。人口、錢財、糧食、裝備,織田家擁有其他勢力完全無法媲美的國力。如果無法一瞬間開啟局面並迅速擴大優勢,那麼很可能會被織田家拖入持久戰的局面。而到時候,不管是武田家、上杉家還是毛利家都很難耗得贏織田家。
而且一旦進入了持久戰,他們自己的領地也很難保持穩定。織田家處在被包圍的環境下,四面皆敵自然不用擔心,但不管是毛利家還是上杉家,背後可都還有其他的勢力存在、如果在那個時候被人從背後捅刀子……
所以,毛利元就才迫不及待的將井上元鑑和本城元鎮收入麾下,如此一來,就算大友家真的不甘寂寞,最少也能將危害減到最低,但這只不過是第一步而已。對於毛利元就來說,軍備、後勤這些所有戰爭都必須準備的東西他從來都不會插手,他要做的,只是在開戰之前,將整個局給布好。
毛利元就從來就不相信天下有什麼必勝的戰爭,所以在每一次開戰之前,毛利元就都會用盡各種手段來增加自己這邊的勝率。雖然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但顯然,只要謀劃到位了,老天也會不自覺的偏向那一邊的,畢竟不是誰都能開著主角光環到處平a是不?呃……好像現在的織田家就有這麼一個……
“將軍殿下,又要麻煩您了。”毛利輝元微笑的說道,說著,他將泡好的茶緩緩推到了足利義昭的面前。他的舉動看起來有些許的不自然,不過看得出,他正在努力的模仿著自己的祖父。
毛利元就在他50歲的時候,就將家督之位讓給了自己的長子毛利隆元。可惜,這位被毛利元就認為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