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2部分

於韞出了別院,騎馬來到巡撫行轅衝守衛在大門的軍卒沉聲道:“小閣老可在巡撫衙門?”

“於總兵,小閣老和楊總督一早便去總督行轅了,您要找小閣老恐怕得等上一等。”

真他孃的晦氣!

於韞心道真是走了背運,怎麼找個人都找不到!

“不必了,本將軍親自去一趟總督行轅。”

雖然現在總督府是天子的臨時行宮,旁人很難接近,但於韞再怎麼說也是堂堂宣府總兵,想要覲見天子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本來他是打算先將韃靼人進犯褐雲堡的訊息告訴謝慎和楊廷和,現在看來索性直接稟報天子,反正楊總督和小閣老都在總督府。

想到這,於韞心下稍寬,便翻身上馬打馬往總督府去了。

。。。。。。

。。。。。。

總督府內,正德皇帝朱厚照盯著掛在牆上的宣府地圖一言不發。

在他身後站著的是三鎮總督楊廷和、內閣大學士謝慎。

相較於幾日前,朱厚照的心情沉重了不少。

楊廷和將宣府的情況一一向他彙報,這讓朱厚照更為精確的瞭解了軍情、民情。

比韃靼人更可怕的是宣府的駐軍在逐年減少,軍官們吃空餉的情況屢禁不止。

軍戶制度的弊端由此顯現,不僅是楊廷和,便是朱厚照也沒有什麼很好的辦法。

“宣府現在的駐軍只有五萬人?”

朱厚照轉過身來,眉宇間滿是憂色。

“回稟陛下,確實只有五萬人了。而且這五萬中還有不少老兵、傷兵。”

楊廷和嘆了一聲道:“這五萬人堅守城池、堡壘勉強還夠用,可要是主動出擊卻是力有不逮啊。”

謝慎補充道:“陛下,臣以為軍制必須得改了,繼續這麼下去吃空餉的情況將會繼續加劇。”

沒有人比謝慎更清楚軍戶制的弊端。

明太祖朱元璋當初建立軍戶制度時借鑑了隋唐的府兵制。

隋唐府兵是農忙時種地,農閒時練兵,每年抽各衛府兵入京師拱衛。

軍戶制度卻只學到了皮,沒有學到神,導致府兵制度的缺點被放大,優點卻沒有被繼承。

現在的軍戶制度下,老子當兵兒子肯定也得當兵。那些百戶千戶還好,至少子孫也算是個小軍官,至於那些大頭兵可真是倒了八輩子的黴,得充當百戶千戶的私人跑腿、打雜、幫閒,還戰戰兢兢生怕做錯了事被百戶千戶以軍法處置。

這也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下層軍卒逃籍,實在是受不了層層盤剝啊。

“依先生看,該怎麼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