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3部分

錄了幾人?”

王守文奇道:“慎賢弟,你沒有看榜嗎?”

謝慎搖了搖頭道:“我只看了前十名,並沒有看全。”

聽到這裡王守文險些背過氣去。

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他還在為掛在鄉榜末尾而竊喜,而今科解元郎謝慎則表示除了前十名,根本不屑於看。。。。。。

謝慎怕他誤會,解釋道:“其實當時我也很緊張。。。。。。”

王守文嘿嘿笑道:“慎賢弟,今科鄉試一共取一百人,愚兄便掛在了末尾。”

“一百人,這麼多?”

謝慎皺起眉頭隨口說道。在他印象中,即便如浙省這樣的科舉強省也很難做到一次取一百名舉人。如果他沒有記錯,浙省一般是取七八十人,這次一下取了一百人,莫非那位朝廷委派來主持鄉試的鴻臚少卿得了天子授意?

“慎賢弟,你這是什麼意思!”

王守文面色一沉,佯怒道。

謝慎這才想起來王守文是這次鄉榜加席的受益者,連忙告歉。

假如還按照之前的七八十來取舉人的話,王守文王三公子可就要折戟鄉試了。

王守文當然也是在和謝慎開玩笑,擺了擺手道:“不說這些了,不過那杜康竟然考了第五名,真是。。。。。。”

王守文攥緊了拳頭,一臉不屑,看來他對這位杭州錢塘縣的大才子確實沒有什麼好感。

等等,第五名,那就是說這位杜康應該是躋身五經魁首之列了。

從他的名次可以看出,杜康應該選的是較為冷門的《春秋》、《周易》。

這兩個相對冷門,很難和大熱門的《詩經》、《禮記》競爭,不過其本身選考的人少,小範圍的競爭也會小。

“五經魁首不也就是個舉人嗎?便是我這個解元,也就是個舉人罷了。守文兄,中舉是大喜事,可別因為這些事情壞了心情。”

王守文沒好氣的白了謝慎一眼道:“什麼叫都是舉人?五經魁首的名氣可要比一般舉人高出太多了,更別提解元了。慎賢弟你這是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

謝丕幽幽道:“這下好了,守文大哥和慎大哥可以一起赴京備考會試了。看你們二人焦不離孟,孟不離焦的樣子真是叫人羨慕啊。”

謝慎笑罵道:“別酸了,說的好像你沒有中舉一樣。”

這次鄉試取了一百人絕對是一次意外,不過這也保證了謝慎、王守文、謝丕三人同時中舉。

。。。。。。

。。。。。。(未完待續。)

第二百三十一章 鹿鳴宴上的言志詩

謝丕在歷史中是很年輕中進士的,至於王守文似乎終身都沒有中進士。

謝慎的到來毫無疑問讓歷史發生了細微的改變,至少王守文這個郡庠生學歷,只做到督府參軍的年輕人有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向進士發起衝擊。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暫且不表。

這一夜不論是對於謝慎還是王守文、謝丕而言都是不眠的。

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作為人生四大喜事之首,金榜題名絕對是值得慶賀的。

三人在謝慎房間內飲酒作詩,通宵達旦。

故而及至晨光熹微時,三人才相繼睡去。

好在鹿鳴宴是在晚上,不然堂堂今科解元沒有出現在鹿鳴宴上,絕對會引起軒然大波。

卻說謝慎和兩名好友酒醒之後換了嶄新的綢衫,施施然走出府宅向那青雲街而去。

今科鄉試上榜的舉人皆是匯聚在此,將會由專門的郎官引領過登雲橋,前往布政司衙門參加鹿鳴宴。

謝慎見這些士子年齡不一而足,有的與他年紀相仿不過是一二十歲的樣子,有的則是三四十歲的中年人。更有甚者,還有年逾五十計程車子。

這麼大的年紀即便中舉仕途也沒有什麼希望了。即便來年的春闈能夠中進士又如何?指望一個五十來歲的進士去位列六部,躋身九寺嗎?

這樣的老來進士最多會因為同情撈到一個外放知縣,幹不了幾任就得乞骸骨致仕了。

哪裡像謝慎這樣的潛力股年方十五就中瞭解元,簡直是前途一片大好。

故而有不少眼光長遠的舉人就想要藉著鹿鳴宴的機會和謝慎好好增進一番感情。

一眾士子簇擁著謝慎到了布政司前,臉上自然寫滿了得意。

這是他們人生中最光輝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