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王守文在一點點的改變王華對他的看法。
王華當然也明白,這次風波歸根到底還在壽寧侯身上。
王守文只不過是忍不下去,作出了反擊。
有血性這一點三子還是很像王華的。
他王華不也在乾清宮暖閣中與天子據理力爭嗎。
“父親大人切莫因為這次的事情心灰意冷。父親大人只要還在朝中,我王家便有崛起的可能。只要父親得到天子恩寵,壽寧侯即便對我王家懷恨在心也奈何不得。但父親若是萌生退意,那王家反而會萬劫不復。”
“為父哪裡心灰意冷了。”
王華難得的笑了笑道:“放心好了,這件事為父心中有數。”
王守文長鬆了一口氣。
“這件事情應該就算過去了,以後再莫要惹事了。”
王華神色悵然,幽幽說道。
“天子沒有責罰父親?”
王華笑罵道:“怎麼,為父沒有受到天子責罰,你還不樂意了。唉,說來為父這次能夠全身而退,多半是謝於喬的功勞。”
“這樣啊。”
王守文撓了撓頭尷尬道。
一場父子危機便在不經意間化解,王華與王守文有說有笑,彷彿剛才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老爺,謝大人來訪。”
便在這時管家在屋外十分恭敬的問道。
“快把謝大人請到偏廳。”
王華咳嗽了一聲,沉聲吩咐道。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真是說曹操曹操到。
王華思忖了片刻道:“為父去偏廳見過謝大人,你便在這裡待著吧。”
說完,王華便起身往偏廳去了。
卻說這邊謝遷被引到了偏廳好茶好水的伺候著,又有貌美婢女打扇,自然十分愜意。
故而當王華走進偏廳時,謝遷還正自閉著眼睛享受著。
“於喬兄,你可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啊。”
王華和謝遷雖然是同鄉,但事情涉及到國舅爺,謝遷能夠仗義出手在天子面前替王華求情,還是很讓王華感動的。
王華坐下後便向管家示意把今年的新茶沖泡一壺招待貴客。
“德輝兄,這件事可是把謝某驚得一身冷汗啊。”
謝遷淡淡笑道:“不過現在事情已經過去了,德輝兄也算因禍得福。”
“這次若不是於喬兄仗義出手,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謝遷搖頭道:“這功勞卻是不該歸到謝某身上,德輝兄倒是應該好好感謝一番謝修撰。”
“謝慎?”
王華微微一愣,沉聲問道:“怎麼會是他?”
謝遷沉聲道:“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德輝兄還不知道這首詩是誰作的吧?”
原來謝慎那日除了將詩寫在上呈弘治天子的奏疏中,還命陳虎兒叫人在京師各大酒樓傳頌。
一時間這首詩成為了媲美《臨江仙》的絕世之作,其轟動效應十分巨大。
王華恐怕是京師上下為數不多的沒有聽過這首詩的人,這大概是因為他這三日來忙著和兒子置氣,沒有工夫離開府邸。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王華默唸了兩句,拍案讚歎道:“家國抱負盡在兩句詩中,年輕人能有如此志向實為不易。”
“這便是那謝修撰的高明之處了。他這兩句既可以看作為德輝兄仗義執言,也可以理解成為己明志,卻是一舉兩得。”
王華點了點頭。謝遷說的不錯,如果單看這兩句明顯是言志的,但若在那種關口放在奏疏裡上呈天子明顯就是在替他王華說話了。
王華對謝慎一直印象不錯,但這侷限在經文詩賦的層面。換句話說,王華對謝慎的品行並沒有一個全面瞭解。
但這首詩讓王華不由得感慨,大明朝廷又多了一個有擔當的年輕人。
。。。。。。
。。。。。。(未完待續。)
第二百六十章 搶著被打臉的朱同學
不論是王華還是謝遷都深諳官場中的潛規則。
見慣了勾心鬥角,見慣了虛與委蛇,謝慎的出現就如同一股清風吹散了朝中的陰霾。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這在王華看來是可以和范文正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以及本朝于謙於廷益“粉身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