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6部分

待,給他們免除土地稅賦的權力,換來的卻是這樣的回報,換做是誰都要好好審視一番了。

朱厚照此時想起了謝慎提出的文官和軍人、匠人、商人分享權力的建議,覺得可以一試。

此前新政已經就某些方面提升了軍人、匠人、商人的地位。

雖然從現在來看,這三者的地位還是不能和文人相比,但總歸是在正確的道路上發展。

朱厚照覺得改革勢在必行了。此前他一直認為貪官蛀蟲賣國賊只是個例。但現在看來,這卻是因為文官制度本身的問題。

如果制度不改,便是把大明所有的貪官蛀蟲賣國賊殺個遍也是無濟於事的。因為總會有新人黑化頂上。

只有把官員的監督做到位,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此前朱厚照一直在逃避這個問題,認為祖先留下的制度不說完美但至少是夠用的。

但他現在幡然醒悟,這個制度就像一劑慢性毒藥,雖然不會立即致死,卻會讓人慢性死亡。

大明朝立國已經一百餘年,如果再不下猛藥醫治,恐怕真的會走向滅亡。

治國容不得半點想當然,此先確實是他錯了。

針對這些官員、地主的處理倒是很簡單。按照大明律,這些人便是殺十遍都夠了。

朱厚照也不波及太廣,下旨將這些官員、地主斬首示眾。其妻兒流放發配至瓊州府,財產全部充歸國庫。

一時間泰安的菜市口血流成河,每日都有幾十人因為重罪而被斬首。

他們的腦袋被懸掛在城門上示眾,以此警示後人莫要重蹈覆轍。

至於檢舉有功的林封和蔡霖,則降罪一等,改斬首為流徙,但削官為民永不錄用,也算是對其罪行的懲治了。

。。。。。。

。。。。。。

好好的一次泰山封禪,弄成了現在這個樣子,是朱厚照無論如何不願意看到的。

但這件事情本身又不能說是絕對的壞事。至少讓朱厚照認清了大明官場的弊病,堅定了扶持商人、匠人、軍人制衡文官的決心。

這其實是謝慎的終極目標。

只有讓朱厚照從心底裡相信文官是大明朝的毒瘤,大明才有的救。

看看那些歷史上重科舉輕武將的朝代吧,有哪個不被外族打成了馬蜂窩。

唐朝原本是萬邦來朝的超級大國,自從武媚娘廢了關隴扶持寒人,軍隊的戰鬥力便大減,成為了人見人欺的軟柿子。安史之亂只是積累矛盾的爆發,究其原因還是武人地位的喪失。

再看看自詡為經濟無可匹敵的宋朝,科舉制度登峰造極,文官徹底壓制武將,樞密院中幾乎沒有武將。

當兵的甚至要面上刺字,謂之賊配軍,這簡直是奇恥大辱。

但宋朝的皇帝就是這麼對武將不信任,好不容易出了個狄青還被嚯嚯了。

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西夏、遼、金、蒙古任誰都可以踩宋朝一腳。經濟的強大有個屁用,沒有強大的軍事實力,再有錢也是給敵國異族做嫁衣。

元朝是異族統治且略過。到了明朝,科舉又成了皇帝鉗制百姓的工具。到最後皇帝卻發現自己竟然控制不了這個工具,反而被工具牽著鼻子走。

明朝也是士大夫權力最高的一個朝代,皇帝往往無可奈何,這自然也是科舉的鍋。

明末的大變局多少與科舉制度也有關係。想出頭的人家都送孩子去讀書,就連軍戶家庭都會送一個孩子唸書,期望能夠魚躍龍門徹底擺脫窘迫的生活狀態。

這種情況下,還會有多少人把精力放在培養孩子習武讀兵書上?

那些繼承軍戶身份繼續當兵的長子們也就得混且混,徹底成為了軍官的奴僕。

文不成文,武不似武,這種畸形的模式要想改變就必須得從根子上入手。

最簡單的,就是提升武將的地位,讓他們能夠看到希望。

當然,直接提拔武將的地位會讓統治者心中不安。故而謝慎採取的辦法是把武將摻和在匠人、商人中間一起提升地位,這樣天子就不會太多心了。

這一點很重要,君王若是不信任,改革隨時可能終止,帶來的反覆陣痛其危害性比原本的慢性死亡還要大。

作為新政改革的掌舵人,謝慎必須拿捏好分寸絕不能讓改革出現一絲跑偏的可能,因為一旦跑偏很可能是任何人力難以拉回來的。

朱厚照放心放權給謝慎,謝慎就要當的起這份責任,完成好領導交給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