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部分

張大公子的學識,恐怕結交的也多是些才學有虧計程車子,能對本次雅集有多大的裨益?”

不是謝慎看不起張不歸,實則是張大公子自己不爭氣。在餘姚這種文風鼎盛的地方,耳濡目染之下怎麼也該考個秀才吧。可張大童生都快而立之年了,仍然是個老童生。。。。。。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張公子雖然功名上稍有些欠缺,可卻是交友甚廣。我可聽說了,這次咱們要去見的是畢名輝畢大公子。”

謝慎頗感興趣的問道:“畢大公子?這人在杭州城很有名氣嗎?”

王守文淡淡道:“何止是有名氣,此子今年年方二十,卻已經是大名鼎鼎的才子,在杭州文壇的名氣甚至比你在餘姚還響亮。不過這畢大公子卻不能完全算作杭州本地人。他是嚴州府遂侒縣人,去年鄉試的名次很好,今年卻是沒有去京師參加春闈,直是叫人唏噓慨嘆。”

聽王守文這一番介紹,謝慎已經對這位畢大公子有了一些初步的印象。

十九歲中舉,這便是在全大明朝都是罕見的。畢竟不可能誰都是李東陽之類的神童,能夠十九歲中舉已經是出類拔萃了。

讓謝慎疑惑的是,這畢公子既然已經秋闈中舉,為何不參加今年的春闈呢?

天下讀書人,任其再矯情都不能否認金榜登科的重要性罷。畢公子竟然放棄了錦繡前程,實在是奇怪。

“聽說這畢公子家境殷實、財力雄厚、交友甚廣,在杭州城建有醉翁居。直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據說當年畢公子從嚴州府遊學而來,被杭州西湖美景所吸引,便索性在此定居了。”

謝丕顯然也對這位畢公子的事蹟有所耳聞,侃侃而談道。

聽二人一唱一和,謝慎頗是有些悵惘。這畢公子年少成名,家財萬貫,估計人長得也挺俊美,簡直是大明弘治朝的高富帥啊。雖然謝慎如今高和帥佔了兩樣,文采也不落於下風,但實在當不得富之一字。

沒辦法,寒門出身的謝慎這是先天劣勢,唯有努力奮鬥爭取讓自己和家人過得更好。

三人在各自僕從的簇擁下來到客店一層的廳堂,隨便要了幾碗麵食,等張不歸他們下樓。

謝慎吃了快一半,張大公子一行人才揉著惺忪睡眼姍姍來遲。

張不歸坐到謝慎身旁,滿懷歉意的拱了拱手道:“睡過了頭,還望謝案首見諒。”

在座中人,謝慎的實力最強,自然被眾星捧月般簇擁著。雅集之上餘姚能否技壓群雄,就靠謝慎一人之力了。

“張公子實在太客氣了。”謝慎淡淡一笑道:“聽說今日要去拜訪張公子的好友畢公子,不知需不需要做些準備。”

從畢大公子大比之年放棄會試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其特立獨行的風格,這種人肯定不能用常人的眼光忖度。

“確是如此。延朝兄與張某也是偶然間結識,這次既然來到了杭州,自然該去拜訪一番。謝案首若是沒有旁的事情不如一起去吧。”

張大公子提起這畢名輝,便興奮起來。看得出來,畢公子確實才華出眾,不然也不會讓張不歸如此敬佩。

謝慎也對這個畢公子頗感興趣,便點了點頭道:“索性謝某也沒有什麼瑣事煩身,便和張公子一道去吧。”

“哈哈,甚好甚好。謝案首恐怕不知道本省士子已經將你和這位畢公子並列稱呼了吧。所謂折西畢名輝,浙東謝慎,便是如此。”

張不歸侃侃而談,謝慎卻是十分無奈。

想不到大明朝也喜歡這麼吹捧名人,浙東折西的文人圈子本就不合,現在又各自搞出一個文壇領袖來,這是不嫌事大嗎?

得虧沒有搞出什麼文壇排行榜之類的東西,不然還真是叫人唏噓。

折西浙東的文壇代表在杭州城會面,這在張不歸看來絕對是一件轟動本省的事。而他張不歸,作為牽線搭橋的人自然也會被人津津樂道。

張不歸越發覺得結識謝慎是一大幸事。雖然他不太可能在科舉上有太多造詣,但背靠大樹好乘涼,能夠和本省兩大才子說上話,也算是別樣風光了。

見張不歸滿眼期盼,謝慎似乎明白了什麼。

這畢公子是嚴州府遂侒縣人,當屬文壇折西派,而自己是餘姚人,肯定是歸在浙東派的。

這文壇浙東派之中又分為幾大派別,有紹興派、杭州派、寧波派。

與之相對的也有嚴州派、衢州派、處州派等。

張不歸難道是想合縱連橫,以本省文壇大名鼎鼎的浙東紹興派和折西嚴州派共同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