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英法德三強,在國家法西斯黨上臺後國力增長迅猛的義大利,同樣也在摩拳擦掌,想要重振羅馬帝國的雄風。墨索里尼現在高調發起這個經濟會議只是為了顯示義大利國際地位的提升,並不是真的要支援什麼“歐洲銀行”和“歐洲貨幣”。
現在義大利的經濟總量根本不能和英德法相比,如果搞歐洲一體化對義大利彷彿沒有什麼好處。
這一次的羅馬會議,實際上只是一場唱高調的會議,不過高調也有高調的意義,因為高調會給歐洲的未來指明方向。
而推動了這場“高調會議”的赫斯曼現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沒有功夫去參加這場“高調會議”。在談妥了合作開發新型航空母艦的協議之後。他就和卡爾。豪斯霍費爾一起離開了羅馬返回柏林,準備出訪遠東。
“路德維希,你真的要和我一起去遠東嗎?”卡爾。豪斯霍費爾穿著裁剪合適的西服,坐在一輛賓士6轎車裡面,一邊抽著菸斗一邊和身邊的赫斯曼說話。
“當然了,”赫斯曼說。“我得去,日本是非常重要的國家……至於羅馬會議,我看開不出什麼名堂的。因為英國人自己在發行世界貨幣的問題上,都在不停動搖。”
“英國人在動搖?”卡爾。豪斯霍費爾是地yuan政治專家,但是對經濟問題卻不大瞭解。“為什麼?英鎊正面臨危機,現在連法國人都不信任它了。”
法蘭西銀行正在拋售英鎊(類似的事件在歷史上也發生過),法國人計劃將1。5億英鎊換成黃金運回法國,這幾乎是英格蘭銀行現在持有的黃金的三分之二!訊息一出,立即在市場上引發了恐慌。僅僅在訊息公佈後的24個小時。英格蘭銀行就在市面上拋售了1200萬英鎊的黃金以穩定英鎊匯率。
但是隻要稍微瞭解一些貨幣和金融知識的人就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和黃金掛鉤”的貨幣,可以經受住一場大規模的擠兌——因為這些所謂的“金本位”貨幣,都沒有也不可能有足夠的黃金作為準備,支撐它們的還是人們的信心。
“法國人在關鍵時候捅了英鎊一刀,”赫斯曼幸災樂禍地笑了笑,“同時也給咱們來了一下狠的……不過最後的結果會讓法國人後悔一輩子的。”
歷史上,由於美國經濟的超級繁榮吸引了歐洲資金的流入。讓英德兩國先後遭遇“貨幣危機”,而德國更是因為沒有貨幣發行權。直接墜入地獄。
而在這個時空,雖然因為赫斯曼的蝴蝶效應,德國的工業實力遠比歷史上要強大,但是它的貨幣發行權仍然落在了英國手中。一旦英鎊出現危機,資金一定會流出德國,而這將造成德國國內的通貨極度緊縮——由於德國的生產力比歷史上更強大。通縮帶來的痛苦恐怕也會更加嚴重!
而德國想要戰勝通縮,就只能撕毀《凡爾賽條約》和《凱恩斯計劃》。這樣才能否定賠款,取回馬克的發行權。但這將會造成英德關係驟然降溫,從這個角度而言,法國人也算達成目的了。
“英國人說不定會和我們結盟……”卡爾。豪斯霍費爾的看法彷彿和赫斯曼不同。“這是唯一一個能挽救英鎊的辦法!”
決定貨幣戰爭勝負的絕對不是黃金的多寡,而是國家的實力!英鎊現在被美元打壓的原因,也不是英國的黃金不足,而是英國的國力不夠。但是英國加上德國,就足夠對抗美國了。
如果這事兒能成,倒是可以暫時阻止資金流向美國。不過最後肯定會引發英德vs美國的世界性戰爭!
“英國人不會和咱們結盟的,”赫斯曼搖搖頭,“他們會接受美國的援助……英國和美國是兄弟間的矛盾,但是英國和我們德國卻始終是兩家人啊!”
“接受美國的援助?美國人會幫助英國人穩定英鎊?”卡爾。豪斯霍費爾將信將疑。
赫斯曼卻非常肯定地說:“會的!美國人和法國人一樣,都不希望英國和我們結盟。而且透過向英國發放更多的貸款,美國人實際上已經向全世界證明了美元比英鎊更加堅挺……這將會讓歐洲的資金加速流往美國,這一次就連我們德國也不會置身事外了。”
現在德國經濟雖然表現強勁,但是和美國還是沒有辦法相比。美國的家底兒比德國好太多了,即便有了《凱恩斯計劃》和放大版的蘇德合作,讓美國失去了一些市場又提振了德國經濟,但是德國的經濟仍舊追不上美國。
如果馬克能跟隨英鎊維持穩定,那麼多少還會有一些資金流入德國。可要是這個基礎沒有了,資金就會大量流出德國。而由於德國馬克的發行和帝國銀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