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工業生產,這讓英國人哪怕得到了我們的賠償品,也沒有辦法取得對美國的順差。所以在這場貨幣戰爭中,英國是不可用和平手段取勝的。”
德國這幾年可以發展得那麼好,和英國的庇護自是分不開的。而英國人之所以會包庇德國,對德國和波羅的共和國的許多擴建武備的行為視而不見,對德國和蘇聯勾肩搭背也一味包容,主要的原因就是德國向英格蘭銀行投降了。
現在德國從歐洲和蘇聯撈到的好處,一部分作為原材料被秘密儲存,大部分則變成了黃金送去了英格蘭銀行。正是這些來自德國的黃金,才讓英鎊有了和美元對抗的資本,英鎊也得以維持強勢。
但是強勢英鎊對英國的實體經濟卻沒有一點好處!因為英鎊的高估造成了英國工業品價格高昂,在國際和國內都缺乏競爭力。而且英國政府還頑固堅持自由貿易路線,讓德國和美國的廉價工業品大量充斥英國市場。
由於英國國內工業生產的低迷,自然造成了失業率高漲,而英國的資本家們為了降低成本,則希望減少工人的工資。結果在1927年引發了全國性的工人罷工抗議浪潮,造成了英國國內局勢的動盪。
而動盪的局勢又進一步動搖了投資者對英鎊和英國經濟的信心。從1927年開始,英鎊就面臨嚴重危機了。
“英國人也實在太無能了,”希特勒哼哼著說,“得到了我們德國的支援,他們的金匯兌制還是沒有辦法壓倒美國的金本位制……現在除了德國和波羅的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