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不向阿富汗進軍,英國或許還可以在中東堅持一些日子。不過現在印度有了危險,大英帝國就需要動用在中東和東非餘下的那幾個師去保衛印度了。
“不過亞丁灣和波斯灣還是要儘可能予以封鎖。”丘吉爾又對海軍大臣亞歷山大和第一海務大臣龐德說。
亞丁灣和波斯灣是伊朗原油運往歐洲的必經之路,而且在波斯灣附近的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這幾年都先後發現了油田,雖然沒有進行開採,但是根據報告那裡油田埋藏的很淺,開發的難度不大。如果德國人努力開發的話,那裡很快就會變成和伊朗胡齊斯坦產油區一樣的大油田。到時候德國人一年從中東獲取的原油可就是個天文數字了!
而英國如果能封鎖住波斯灣和亞丁灣,那麼伊朗、科威特和沙特豐富的石油資源就暫時幫不到德國了。
“首相,我們正在索科特拉島和馬斯喀特修建大型機場,還在那裡部署了地面部隊、高射炮和雷達站。”龐德爵士回答,“不過東方艦隊和英印軍非常缺少飛機,特別是缺少高效能的飛機。”
一提到飛機,丘吉爾的腦仁都疼了起來。大英帝國落到現在這個地步,還不就是因為沒有好飛機嗎?而現在地中海一丟,英國本土的飛機要轉場去印度洋就很困難了。隔著五六千公里呢,中途還盡是德國的地盤。根本不可能飛過去。飛不過去就只能慢慢海運了。
“我們現在有什麼高效能的飛機可以部署?”丘吉爾皺著眉頭問。
“效能較好的戰鬥機我們有噴火式、p…40和最近剛剛從美國引進的p…51。至於轟炸機和攻擊機,除了我們的布倫海姆式、威靈頓式、劍魚式和大青花魚式之外,我們還得到了美國的a…20,我們叫它‘波士頓’3式飛機,這是一種效能非常不錯的雙發轟炸機。”
“好的,那就儘快把飛機部署到位吧,另外皇家海軍還可以考慮引進美國的艦載俯衝轟炸機和艦載魚雷攻擊機。”
丘吉爾頓了頓,又把話題拉回了阿富汗,他說:“但阿富汗……那裡曾經是一個很難對付的國家,是嗎?”
英國曆史上在阿富汗吃了很多苦頭,英國從19世紀30年代末開始到1921年間一共打了三次阿富汗,但是次次都打敗仗。
“是的,阿富汗很難對付,那裡的地形複雜,民風彪悍好鬥,存在許多武裝部族,很難剿滅。”迪爾爵士眉頭緊皺,“但是他們未必對付得了俄國人,畢竟俄國人是非常兇殘的。”
“那我們就應該幫助阿富汗人民抗蘇,但不是公開的。”丘吉爾咬著雪茄屁股,思索著說,“我們不能讓蘇聯安安穩穩把阿富汗吃下去,否則斯大林隨時隨地會衝進印度的。不過我們也不要給阿富汗人我們自己的裝備……給他們一些美製的武器裝備。印度那邊有這樣的裝備嗎?”
“有一些,但不是很多。”迪爾爵士告訴丘吉爾。
英國在法蘭西戰役大敗後緊急向美國採購了許多輕武器,其中的一部分已經被送往印度了。
“好的,就這樣!”丘吉爾拍板決定的時候,唐寧街10號的一個秘書快步走了進來,報告了一個好訊息:美國郵輪“密西西比關注”號在亞速爾群島附近海域被德國潛艇擊傷。
“我想這是一個訊號,德國人開始得意忘形了!”丘吉爾吸了兩口煙,下起了結論,“或許他們很快就要和上一次大戰末期那樣,發瘋的攻擊海上航行的中立國商船了,而這會促使美國加快參戰的步伐。”
……
“什麼?一艘我們的郵輪被擊傷了?”
幾乎在同一時間,正在和國務卿赫爾、商務部長霍普金斯兩人一起研究阿富汗問題的羅斯福總統也得到了“密西西比公主”號遭遇襲擊的訊息。
“總統,我想這是一個機會。”霍普金斯提醒道,“我們可以立即宣佈進駐冰島和亞速爾群島,以保衛美國的航行自由!”
在地中海戰役分出勝負以後,羅斯福就決定要讓美軍進駐冰島、亞速爾群島和加那利群島了。不過眼下的美國還不是後世那個世界憲兵,在向海外特別是向歐洲勢力範圍內派兵的問題上還是比較謹慎的。冰島還好說,畢竟已經被英國佔領,美軍就是去接管一下而已,現在打前站的少量美軍已經開進去了,只是還沒對外宣佈。
至於進駐亞速爾群島和加那利群島的事情都遇到了些麻煩,葡萄牙和西班牙都拒絕美國的要求。
西班牙甚至將少量的bf…109戰鬥機、he…112戰鬥機和ju88轟炸機部署到了加那利群島,擺出一副準備抵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