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高階軍官,可以直接在陸軍航空母艦上下達使用飛機和火炮的命令,而不必透過複雜的程式請求海軍和空軍給予支援。
現在保盧斯中將就站在“秋津丸”號陸軍航母的艦島上,看著海面上密密麻麻的大發動艇拖著白色的水花,紛紛衝上考艾島的海灘。
這些大發動艇在保盧斯看來也是德國陸軍所需要的武器裝備,這種自重9。5噸,的登陸艇可以搭載70名全副武裝的日本士兵。在滿載的情況下,還能以8節的航速開進。而且這種大發動艇的艇艏設計也很有特點,是一整塊可以放下來的鋼板。當艇艏合起時,鋼板可以保護艇內計程車兵,而當鋼板放下來的時候就變成了舷梯,士兵們可以踏著它衝上敵人的灘頭。另外,根據設計,大發動艇還可以搭載一輛11噸重的輕型坦克——這對德國陸軍而言顯然是小了一些,但是對沒有什麼中型和重型裝甲車輛的日本而言,卻已經足夠了。
在這次的登陸行動中,臺灣混成旅團就攜帶了幾臺95式輕戰車。此刻也和登陸官兵一起,衝上了考艾島的灘頭。大約一中小隊的日本兵現在跟在幾臺95式輕戰車背後,端著日本人特有的超長步槍,在往縱深推進。
而在天空中,十幾架日本陸軍的1式戰鬥機,則在低空盤旋,用攜帶的炸彈和機槍攻擊地面上的目標。
保盧斯中將放下了望遠鏡,扭頭看了一眼正在擺弄一臺攝像機的裡賓特洛甫少尉,問道:“怎麼樣?都拍攝下來了?”
“是的,都拍下來了。”魯道夫。馮。裡賓特洛甫回答。他本來以為自己會去教日本兵使用鐵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