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都不大讚成向美國人投原子彈除非美國的黑人和猶太人肯集中在一個目標區域等候原子彈落下。
所以希特勒和他的同志(包括墨索里尼、戈林、魯道夫。赫斯等人)討論“核平問題”的時候,得到的大都是反對的建議。其中又以墨索里尼反對的最為激烈,他告訴希特勒,現在的美國首都華盛頓差不多成了空城,原子彈投下去也沒啥意思。而紐約、波士頓、費城這些大城市中雖然還有幾百萬居民,但絕大部分都是金髮碧眼的雅利安人,其中還有許多血統純正的雅利安婦女和孩子……怎麼可以用原子彈去轟炸呢?
而支援使用原子彈的,則都是如赫斯曼這樣,在政治上“中立”的職業軍人。軍人們首先要考慮的是勝利,然後才是ys形態,所以比較容易接受用原子彈炸死雅利安人的行為。
但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也不贊成用原子彈轟炸紐約和華盛頓,因為這些容克軍頭都自以為是騎士,也不大願意屠殺平民。他們希望將原子彈作為一種戰術武器使用。
此外,在德國完全控制阿瓦隆半島之前,對美國本土發起核打擊其實是萬不得已之下的選項。
因為以亞速爾群島為基地發起“單程核空襲”不過是理論上可行而已。實際執行中問題很多,主要的困難是無法派出護航飛機,也不可能派出規模較大的機群。而少量me264的遠端突襲又太容易被美國人的截擊機群擊落,如果其中有一架me264上攜帶有原子彈,則意味著丟失了寶貴的原子彈……甚至存在原子彈被美國人繳獲的可能!
而後一種可能,則意味著一切打敗美國的努力,都將化為泡影。
而且更讓人頭疼的是,一旦載有原子彈的飛機被擊落,誰也不能保證原子彈不會被敵人繳獲。
而原子彈被繳獲的可能和其引爆設計有關。根據設計海森堡裝置使用的引信必須在投彈前安裝,擁有“定高”、“定時”和“觸發”三保險,只要有一個引信啟動,海森堡裝置就會爆炸。不過在給海森堡裝置裝上引信之前,這一型號的原子彈是不會(理論上不會)被引爆的,哪怕從高空墜落,哪怕被20mm、30mm的機炮炮彈命中!
另外,原子彈的外殼非常堅固(外殼堅固與否直接關係到原子彈的爆炸威力,因為堅固的外殼可以給核裂變反應爭取到更多的時間),根本不是子彈和炮彈能隨便擊穿的,所以原子彈也不大可能被摔壞。如果裝載原子彈的飛機在盟軍控制的陸地上空被擊落,原子彈就有很高的機率被美國人撿了去。
所以投放原子彈的飛機必須擁有比較嚴密的護航,這樣即使不能突破盟軍的防空,也能為安裝原子彈的引信爭取到一些時間。而在德國在康塞普申灣西岸建立起牢固可靠的根據地之前,對美國本土發動核打擊其實是不大保險的。
“不,”赫斯曼知道納粹大魔頭的心思,所以連連搖頭說,“紐約、波士頓和費城不是我們的目標,它們實際上是人質,如果殺死了人質,我們還怎麼要錢呢?”
“對!”希特勒點點頭,“我們不能殺掉人質,否則就要不著錢了,錢才是目的,殺人只是要錢的手段。”
赫斯曼點下頭問:“那麼……總理先生,你會批准使用原子彈嗎?”
原子彈不能用於美國本土,但是並不妨礙其作為一件戰術武器發揮關鍵的價值。
“會的,我會批准的,”希特勒揮了揮拳頭說,“畢竟勝利是最重要的,為了贏得戰爭的勝利,當然可以使用原子彈。但是國防軍必須要明白什麼才是真正的勝利?”
要到足夠多的錢才是真正的勝利!因為現在歐洲共同體已經有了,能不能進化成歐洲合眾國就看錢夠不夠多了。所以無敵的德意志國防軍現在是綁匪和勒索犯,不是殺人魔王。
“明白,國防軍總參謀部明白什麼是勝利,”赫斯曼馬上回答,“所以原子彈的戰略作用將是震懾敵人。同時它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戰術武器,在‘哥倫布行動’中,它將主要作為戰術武器被使用。”
“好,那就好!”希特勒想了想又問,“你們準備最多使用幾枚原子彈?”
“1…2枚,”赫斯曼回答,“需要準備3枚備用。”
“3枚?好吧。”希特勒頓了頓,“對了,現在我們總共有幾枚原子彈?”
“6枚,”赫斯曼告訴希特勒,“目前我們儲存的裝藥(丰度達到92%以上的鈽…239)一共有150公斤,最多可以裝配6枚原子彈。”
……
“……五角大樓認為,目前我們在紐芬蘭島和拉布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