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貞被老爺子這話逼到了牆角上,又不見李恪站出來支援,心中火大,剛尋思著是否要將李恪給賣了之時,卻偷眼瞧見李恪正大步從宗室佇列中走了出來,心頭頓時一鬆,也就不再開口,只是低頭跪在那兒,來個沉默以對。
無奈,李恪心裡頭滿是酸楚和無奈之意,任是誰人被自己的心腹手下當庭出賣了,都難免氣怒交加,眼瞅著如今局面已然處於失控的邊緣,李恪再不出頭只怕永遠也不用出頭了——雖說與李貞結了盟,不過嘛,李貞遭不遭罪的,李恪壓根兒就不放在心上,可問題是此時跪倒在殿前的全是他一系的人馬,若是因此事而受損,哪怕因此而整垮了李貞,也不是李恪所能接受的代價,正因為此,李恪儘管滿心不想幫李貞解圍,卻也不能不站出來了。
“父皇,兒臣以為八弟之言甚是,自古以來宦官亂政之事屢見不鮮,前有秦末趙高指鹿為馬,後有漢末八常侍之亂,秦漢之亡也,豈無忠君之士乎,概因宦官專權,以致道義難伸,朝野昏聵,今我大唐政治清明,然亦不可不防微杜漸,是以,兒臣以為當嚴查胡家叔侄,以懲戒後人,此兒臣之淺見耳,望父皇明鑑。”李恪特意不提立後之事,而堅持將矛頭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