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4部分

個混球既要當婊子,還要立貞節牌坊,狗日的!李貞心裡頭歪膩透了,可卻又無法發作,只能是笑著點了點頭道:“雉奴不必擔憂,若有何疑難之處,哥哥定會全力支援的。”

李治見李貞表了態,這才恍若大鬆了一口氣般對著李世民磕了個頭道:“兒臣領旨,謝父皇隆恩。”

“嗯,爾等兄弟當齊心協力,辦好此事,下去罷。”李世民笑著揮了下手,示意兄弟二人退下。

媽的,虧了,待會兒要是不能扳回來,老子可就虧慘了!李貞肉疼得很,卻又沒敢多說什麼,只能是老老實實地磕了個頭,退到一旁不提,可就在此時,監察御史姚鵬突然從文官佇列裡疾步走了出來,高聲道:“啟奏陛下,微臣有本章在此!”

好!總算是來了!一見到姚鵬站了出來,李貞立時精神一振,眼中閃動著期頤的光芒……

努力打造成最好的免費全本小說閱讀網站。歡迎您經常光臨!( )

第一百八十九章廷議之變(下)

御史臺,又名蘭臺、憲臺,秦時便有此設定,為中央行政監督機構,負責糾察、彈劾官員、肅正綱紀,以御史大夫為主官,以御史中丞為副,下領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監察御史等官,並在各道設有專門的御史衙門,監察地方。

在貞觀七年以前,御史臺僅僅只有風聞奏事的職責,並無任何司法權力,時任御史大夫的溫彥博倡議加大對官員的監督力度,提請授予御史臺司法管轄權,李世民慨然應之,至此,御史臺便與刑部、大理寺合稱三司,凡大案均由三司共同審理——大理寺負責負責審訊人犯、擬定判詞,刑部負責複核,同時報御史臺監審,三司並存之司法機制至此建立,一直延續到後世,只不過御史臺在三司中始終處於超然的地位,除了因御史臺專門負責糾察、彈劾官員之外,更主要的就是御史臺官員擁有風聞奏事之權。

所謂的風聞奏事之權指的是御史臺官員可以根據傳言對官員進行彈劾,無須事先掌握真憑實據,可以先奏事後審理,即便最後查無實據,也不會因此而獲罪,除非是被證明有意誣陷他人,正因為此,御史臺官員一旦出面奏事,滿朝文武都得屏氣凝神,誰都怕自己就是那個被彈劾的主,這不,姚鵬這麼一站出來,滿大殿官員全都為之精神一振,個個都豎起了耳朵來了。

一見姚鵬站了出來,李世民臉色雖不變,可眼中卻閃過了一絲精光,沉吟了一下,這才平靜地說道:“姚愛卿有何事要奏,這便講好了。”

“臣謝主隆恩。”姚鵬一絲不苟地躬身謝了恩,這才慢條斯理地從大袖子中取出了份摺子,一副照本宣科的樣子開口道:“臣有本啟奏陛下:朝分內外,實則為一,是故內廷不靖,朝局不穩,臣深受陛下隆恩,不敢不奏,茲聞:有冰炭司主事者胡松,依仗權勢,光天化日之下竟強拉宮女行穢亂之勾當,逼人死命,其行之惡,罄竹難書,臣懇請陛下將其交有司查處,以定其罪,再者,胡松其人卑劣無行,竟能居之高位,恐有仗其叔胡有德之庇佑,臣以為此事須究,望陛下明鑑。”

姚鵬才剛一開口,滿朝文武個個神色詭異,暗自鬆口氣的有之,打跌起精神準備看好戲的有之,磨拳擦掌準備參一把的也有之,更多的則是面露憂慮之色,唯恐此折一出,朝局就此陷入諸皇子的混戰之中,再無寧日矣。

“陛下,臣以為姚御史所奏甚是,望陛下明查。”姚鵬話音剛落,工部右侍郎林旋望立刻站了出來,高聲應和道。

“陛下,此事非同小可,自古宦官為禍者眾,不可不防。”

“陛下,宦官亂國自古有之,當嚴刑重典以靖內廷!”

“陛下,臣等懇請徹查此案,防微以杜漸!”

……

得,林旋望這一出頭就宛若一個訊號一般,一大幫子吳王一系的人馬全都跳了出來,雖無甚重臣在內,可勝在人數眾多,呼啦啦三十多人出了列,聲勢卻是不小,人人喊打,個個喊殺,全都主場徹查胡松之案,矛頭卻對準了已經被停職卻未曾被免職的胡有德,大有不將胡有德趕下臺去不罷休之勢。

哈哈,熱鬧開始了,媽的,看老爺子這回如何收場,奶奶的,前頭逼得老子好慘,這回好歹要撈回些本來!李貞一見事情終於按計劃展開了,心裡頭的鬱悶之情總算是稍減了一些,不過李貞並沒有打算站出來附和老三一系的動作,畢竟按原定的計劃,此時尚不到李貞出頭的時辰,只不過李貞似乎高興得太早了一些——就在吳王一系人馬紛紛出列之際,姚鵬突然輕咳了一聲,提高了聲調道:“陛下明鑑,微臣的摺子尚未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