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說起來也是李靖的弟子,儘管是個不成材的弟子,可一場師徒之情卻是抹不去的,一想起昔年李治在這園子中頑皮的往事,李靖早已古井不波的心也不免為之一悸,隱隱然有些子作痛,不過也沒多說些什麼,只是長長地嘆息了一聲。
“老爺,內侍監柳公公已到了府門外,請老爺前去接旨。”就在李靖與袁天罡師兄弟倆默默相對之際,李府管家打著燈籠,領著幾名下人匆匆而至,高聲稟報道。
“知道了。”李靖默默了一陣子之後,漫應了一聲,揮了下大袖子,伸手取過靠在亭子邊上的柺杖,一撐而起,看了眼低頭不語的袁天罡,長出了口氣道:“師兄稍候,某去去便回。”
“不必了,為兄亦有事要辦,就此告辭了。”袁天罡話音一落,也不見其作勢,只是一晃之間,人已從亭子中飛出,幾個縱落間便已隱入了黑暗之中。
“唉……”李靖望著袁天罡離去的方向,再次長嘆了口氣,也不再耽擱,拄著柺杖緩步向前院行去,步伐穩健得幾不似七旬之老者,行動間殺伐之氣漸行漸烈了起來。
“老奴見過衛國公,陛下有密旨在此,請衛國公接旨。”站立在前廳中的內侍監柳東河一見到李靖大步行出,忙迎了上去,先是恭敬地見了禮,這才從懷中取出一份卷將起來的密旨,雙手捧在胸前,高聲地稟報道。
李靖早在李世民出征前來府一探之際,便已隱隱猜出會有這麼一遭,此時見預感終於變成了現實,心頭自是頗為感慨,不過也沒多說些什麼,只是輕輕地點了點頭,一揮手,對跟隨在身後的下人們吩咐道:“爾等備上香案,待老朽更衣接旨便是。”
“老國公,事情緊迫,一切從簡,還請老國公以國事為重,先行接旨罷,陛下有令,此密詔只能由老國公親覽,恕老奴不敢宣讀了。”,更衣焚香說起來快,可真要是這麼整將下去,沒個一刻香的時間,只怕也完不了事,此時柳東河心急如焚,哪有那麼多的時間可供浪費的,忙不迭地便出言勸止道。
“也罷。”李靖倒也沒多堅持,整了整衣衫,將手中拄著的柺杖遞給了身後的下人,跪倒在地,恭敬地磕了幾個頭之後,起了身,躬身正容地雙手接過了柳東河手中的密詔,將密封的外封套子撕開,取出了內裡的密詔,展開一看,臉上驚容一閃而逝,但卻並未多說些什麼,略一沉吟,高聲道:“備車,老夫同柳公公即刻前往城南大營!”
南衙十六衛軍之大本營位於長安城南五里外的灞水邊,依山而建,連綿十數里,原本有兵十五萬有餘,可自打李世民親征高句麗帶走了精兵十二萬之後,營中僅餘三萬出頭的人馬,偌大的軍營便顯得有些子空寂了,這不,天剛黑,原本該是處處營火的軍營裡,就只剩下中軍營地那一塊亮堂,其餘各處全都是黑燈瞎火的一片陰暗,再無往日那般燈火璀璨、人聲鼎沸之盛況,當然了,有這麼三萬多人馬在,噪雜之聲還是免不了的,原本就心緒不寧的京兆守將、右武衛大將軍薛萬徹被營房裡的喧鬧聲一吵之下,更是顯得煩躁不已,這便光著上身在中軍大帳裡急促地來回踱步不止。
說起來,也真怨不得薛萬徹煩躁的——薛萬徹乃是員猛將,最喜歡的便是殺戮戰場,現如今大唐西、北兩線打得熱火朝天,可他卻只能坐困京師,眼睜睜地看著別人立功沙場,這便足夠令薛萬徹心煩的了,更令其鬧心的京師最近的風頭明顯不對,儘管薛萬徹並不擅長官場傾軋之道,卻也看出眼下的京師正是風雨欲來煙滿樓之時,經歷過玄武門之痛的薛萬徹實是不想再被捲入其中了的,這才躲到了軍營中,指望著能置身事外,卻沒想到還是躲不開這場麻煩——就在剛才,京師中送來急報,太子昏迷不醒,恐有大厄,而吳王那頭也派了人前來溝洽,言語間每多暗示,這一切的一切都令薛萬徹心煩意亂不已。
沒錯,薛萬徹是跟吳王李恪很談得來,私交也不賴,可這並不代表著他薛萬徹就一定會為李恪去衝鋒陷陣,當然了,若是情況許可,薛萬徹也不會吝於為李恪搖旗吶喊一番的,只是眼下京師動態不明,身為京兆守將,薛萬徹卻是不敢輕易亂動的,然則焦躁的內心卻並未因有所決斷而平靜下來,反倒更煩上了幾分。
“報,大將軍,內侍監柳東河在營門外求見,說是奉旨而來,請大將軍示下!”就在薛萬徹狂亂地來回踱步之際,一名親衛從帳外匆匆而入,單膝點地,高聲稟報道。
“嗯?”薛萬徹猛地頓住了腳,眼一瞪,皺著眉頭喝問道:“來了多少人?”
“稟大將軍,只有兩輛馬車和十幾名羽林軍。”那名親衛先是一愣,接著緊趕著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