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陰差陽錯(五)
6979
蕃各莊雖是個偏僻的所在,可並不是人跡罕至之處,外頭打得如此之慘烈與壯觀,自不可能無人知曉,實際上,戰事才剛開打不久,就有偶然路過的行人發現了此處的不對勁,驚慌之餘,自是直奔京兆府衙門報案去了。
京兆乃天子腳下之重地,竟然發生如此惡性之江湖仇殺,這可把京兆府一干官員給急壞了,偏巧京兆府尹裴明廉此時竟不衙門中一大早地,李世民便將裴明廉召入了宮中議事,至今未歸,衙門裡的衙役們此時也早已派到街面上巡視去了,除了些文書之類的官吏之外,僅有兩名少尹在,一時半會要集結人手又哪有可能,無奈之下,京兆左少尹韋達凱與京兆右少尹杜全明匆匆商量了一番之後,一人在衙門裡收攏衙役,準備前往事發地,制止這等暴力事件,另一人則直奔刑部衙門求援。
收攏衙役雖說需要時間,可畢竟相對容易一些,號令一下,滿城巡視的衙役們自是聽令向衙門裡趕,可前往刑部衙門求援的韋達凱卻碰了一鼻子的灰刑部尚書蕭隆告病在家,另兩位刑部侍郎則一個到天牢巡視去了,另一個麼,協同大理寺辦案去了,至於主持刑部工作的魏王李泰,據說一大早便到東宮去了,至今未歸,如此一來,可把韋達凱給急壞了京兆府衙役、兵丁雖有個四、五百號人,可武藝著實一般得很,嚇唬一下地痞流氓還成,跟江湖人士惡鬥,那是一點指望都談不上的,除非刑部捕房的高手們能出動,否則的話,光靠著京兆府的衙役、兵丁,那簡直就是去送死罷了,百般無奈之下,韋達凱一邊派人回衙門送信,讓杜全明暫緩出兵,一邊直奔皇宮而去,請求面聖,遺憾的是韋達凱不過一介小官而已,雖有面聖之資格,卻哪有可能一到便能見著皇上的面,一來二去之下,事情沒辦成不說,時間倒是浪費過去了。
且不說京兆府正慌亂成一團,卻說東宮裡今日可是難得的熱鬧巳時才剛過不多會兒,吳、魏、蜀三王前後腳地便進了東宮,都說是有些小政務要與李貞商議,可來了之後,瞎扯了一個晌午,也沒見三王有走的意思。客人不走,做主人的總不好強趕罷,不但不好趕,到了午時還得好酒好菜地招呼著不是?於是乎,兄弟幾個把酒當歌,談笑甚歡,到了後頭,酒興一起,哥幾個便鬧著要聽曲看歌舞,說是要風雅上一回,這不,歌舞剛歇,琵琶曲又上了,此番所上之曲正是東宮保留節目《十面埋伏》,但聽絃聲一響,殺氣陡然而起,聲動天地,瓦屋若飛墜。徐而察之,有金聲、鼓聲、劍弩聲、人馬辟易聲,俄而無聲,久之有怨而難明者,為楚歌聲;悽而壯者,為項王悲歌慷慨之聲、別姬聲;陷大澤有追騎聲,至烏江有項王自刎聲,餘騎蹂踐爭項王聲;使聞者始而奮,既而恐,終而涕泣之無從也。
一曲既畢,餘音繚繞,滿座寂靜,人人面色燥紅,唯喘息之聲大作,良久之後,吳王李恪率先醒過了神來,鼓著掌,高聲喝起了彩來:好,此曲當得天上有,人生能得幾回聞,好!
好曲啊,能聞得此曲,當浮一大白矣!魏王李泰素好音樂,為此曲所感,自也是興奮異常,高呼了一聲,一伸手,抄起几子上的酒罈子,對著嘴便是一陣猛灌,末了,很是豪爽地一抹嘴角的殘酒,放聲大笑了起來,頗有些個癲狂之意味在。
蜀王李愔素來給人的印象便是走馬章臺之輩(章臺:漢長安章臺下街名,舊為妓院的代稱。),對於聲色犬馬自然是無一不精,臉皮也夠厚,此時見李貞酒酣,趁著氣氛融洽之際,笑呵呵地便出言道:小兄慕此曲久矣,此優伶既彈得如此之大佳,不知太子殿下肯割愛否?
一起子兄弟們的來意李貞如何會不清楚,左右不過都是在逢場作戲罷了,李貞卻也懶得去點破兄弟們的用心,不但不點破,反倒跟著窮樂呵,此時見李愔腆著臉出言討要,倒也沒有拒絕,哈哈一笑道:六哥既然喜歡,回頭本宮便讓人送六哥府上去好了。
好,爽快!李愔原本也就是為了湊個趣罷了,倒不是真的想要這麼個戲子天曉得這女子是不是李貞手下的暗樁,收進府中,那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麼,可沒想到李貞竟然真的給了,這便不得不裝出一副欣喜若狂的樣子,猛拍了下巴掌,哈哈大笑了起來。
見李愔一句話便得了個彩頭,李泰也來了精神,霍然而起道:六弟此舉奪人所好,該罰,哥哥此曲尚未聽夠呢,再來,某為之舞!
一聽李泰要獻舞,一起子兄弟們不管是出自真心也好,出自假意也罷,全都轟然叫起了好來,隨著李貞一聲令下,琵琶曲聲再起,一副佯醉之狀的李泰脫去了外袍,僅著緊身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