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父皇那頭怕是會起變化罷。
此事不難,北庭如今所行之政體本就是軍政分開,給張士貴掌軍,不令其干政便可,讓秦文華將治所從烏州搬到寧州好了,而今諸軍皆分散各州,張士貴即便手再長,沒錢他也折騰不出甚事端來,拖上些時日,他也就老實了。莫離不以為意地搖了下羽毛扇,笑著解說了一句。
安西的軍政體系與大唐現行的政體大不相同,官銜名稱雖一樣,可治理結構卻迥異,尤其是軍隊的指揮機制如此大唐目下軍事體制說起來是天下兵馬盡歸十六衛,其實是各州獨自為政,那些十六衛將軍們全都是虛懸著的,沒有指派的話,手下一個兵都沒有,而安西雖地分南北,軍隊則是渾然一體的,各級將軍都是實權將軍,大都護府掌總兵權,全軍分為騎、步、遊三軍,各有統領,而各州所領之軍又都是混合部隊,接受雙重領導,各軍之間時常調動,從而大大降低了各州統軍大將擁兵自重的可能性,此結構類似於後世的軍區制,若真要架空張士貴,除了斷起財路之外,還得各州兵馬獨立方能徹底做到,可這麼一來,顯然跟李貞當初煞費苦心所構思出來的軍隊治理結構相悖,而這是李貞所不願看到的,故此,聽得莫離出得此策,李貞並沒有立馬出言贊成,而是皺了下眉頭道:就讓秦文華搬搬家,其他的就不必了,孤不信張士貴真敢整出甚妖蛾子來。
殿下英明。見李貞主意已定,兩大謀士自是不會再糾纏此事,各自對視了一眼,一個大馬屁便拍將了過去。
罷了,今日便議到此處好了,孤心裡亂得很,二位先生自便罷。李貞語氣有些個蕭瑟地揮了揮手,下了逐客令。
臣等告退。兩大謀士都知曉李貞這是憂心老爺子的健康,可這等事情又實不好出言安慰,只能是各自起了身,告退而去。
唉兩大謀士去後,李貞心神不寧桌後發了陣呆,悠長地嘆息了一聲,抬眼看了看天色,這才發覺天已漸漸地黑了下來,可李貞卻一點胃口都沒有,也懶得傳晚膳,讓侍候在房外的小宦官們掌了燈,百無聊賴地拿起了李道宗所呈上的那幾卷娟畫,攤了開來,有一眼沒一眼了起來,正無趣間,一張畫卷卻令李貞情不自禁地瞪大了眼,臉上露出了難以置信的神色
努力打造成最好的免費全本小說閱讀網站。歡迎您經常光臨!( )
第四百九十六章是她不是她
聖旨下得很快,父子書房密議不過剛一日,內廷便傳出了詔書原安西大都護府地分南北,民情迥異,排程不便,特准一分為二,天山以南為原安西大都護府管轄之地,柴哲威原職不變,加實封兩百戶;天山以北設北庭都護府,原北疆鎮守使、左金吾衛將軍林承鶴久鎮邊疆,勞苦功高,著晉為左威衛大將,並調京堪用;右屯衛大將軍張士貴德能兼備,出任北庭都護府都督,犒賞安西全軍,各級將官賞賜有差;著安西神機營調灞水大營駐防,由兵部直轄,原神機營之槍械場擬一併搬遷至藍田,隸屬工部該管。
此詔書一出,洛陽城裡的風頭瞬間就變了,原本正熱議著《移民疏》之事的朝臣們全都被這道詭異非凡的詔書所震撼,原本就算不得風平浪靜的朝野間立馬謠言四起,紛紛傳說太子李貞因上《移民疏》一事有誤,權柄被削,恐將失寵,於是乎,滿朝文武的心便有些個亂了起來,憂心朝中有變著有之,拍手稱快者也有之,暗中活動著想要有所更易者也有之,唯一不變的便是太子李貞本人無論朝臣們如何紛亂,如何探詢,如何窺視,皆無法從李貞的口中得知絲毫的準信,也沒有人能從李貞那一如往常般穩重的舉止中發現絲毫的不妥之處,紛紛擾擾間,貞觀二十年的春節就到了眼前。
新春佳節乃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不管朝廷裡再怎麼紛亂,這節日總還是要過的,雖說如今的洛陽城中人氣不足,可喜逢佳節,喜慶勁卻還是足得很,尤其是朝廷整個兒地搬到了洛陽城之後,文武百官加上各大世家的到來,好歹也算是給人氣稀薄的洛陽城帶來了些富貴氣,這年味麼,自是比起往年來濃上了許多,不說別的,便是街頭上往來的馬車便多上了不老少,豪華氣派者眾,多少恢復了些前隋東都盛時之氣派,只不過在這等盛事之氣象下究竟掩蓋著多少暗流和隱患,那就只有上天才曉得了。
國人最重禮儀,哪個朝代都不例外,每到佳節之際,走親訪友拜年之類的事兒總是少不得的,尋常百姓如此,達官貴人自也一般無二,作為千年傳承的京兆杜家就更了不得了,因著節前內庭傳出了太子殿下將納杜氏女為良娣的訊息之故,向來就門庭若市的杜府登時便更熱鬧了三分,不單各大世家前來走動,便是那些個往日